年级数学上册工作计划模板合集5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年级数学上册工作计划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级数学上册工作计划 篇1一、复习重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面积
二、复习难点
1.概念的运用
2.解决问题和列方程解决问题
三、各单元复习知识点、难点
第一单元
复习时间知识点应注意训练的题型
1.小数乘整数:
2.25×7500
2.5小时=()分钟
2.小数乘小数:0.56×0.004
3.积的近似数
4.积与因数的大小比较
4.8×a>4.8(a>1)
5.6×a<5.6(a<1
5.小数乘法去处定律的运用1.小数乘法的意义。如2.5×73.68×2.9
78的百分之5是()
2.因数扩大与积的关系。如,两个数的积是S,一个因数扩大10,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是()
3.3.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比原数多()
4.近似数是3.5的最大二位小数是(),最小二位小数是(),这二个二位小数相差()
5.4.5×7.6+4.5×2.4=(+)×()运用乘法()律
6.一根绳子对折4次,每段2.2米,这根绳子()米
7.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来多49.5,这个原来是()
8.一个数乘0.01,这个数就()
9.一个数÷0.001,这个数就()
第二单元
复习时间知识点应注意训练的题型
1.小数除以整数:
14.21÷71.8÷12
2.整数除以整数:
72÷153÷4
2吨56千克=()吨
3小时18分=()小时
3.小数除以小数:
12.6÷0.286.21÷0.003
4.商的近似值
5.循环小数
6.数列P31第9题
7.归一问题
8.进一法、去尾法P33
9.商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1.小数除法,整数部份除以整数部份,不够商1时,商是()
2.余数问题
4.7÷0.8=5……()4.4÷0.028=157……()
3.6.236.8888849.7575……()是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是
4.商不变的性质
0.48÷0.12=()÷12=4.8÷()=480÷()
5.想象与动手
一根绳子8.8米,对折3次后,每段()米
6.循环小数12.345345…小数部份第22个数字是()
7.循环小数的大小比较
6.326.3222…6.3232…6.333……
8.数列6.25、2.5、1、()、()0.064
7、3.5、1.75、()、()、0.21875
9.10台机器8小时磨面104吨,
(1)平均每台机器8小时磨面多少吨?(2)10台机器每小时磨面多少吨?(3)每台机器,每小时磨面多少?
10.每份数问题
机器12小时加工15吨大米,每小时加工大米()吨,加工每吨大米要()小时.
11.去尾进一
(1)大米20.8千克,每个袋子装0.5千克,需要()个袋子
(2)45.8米的布做衣服,每套衣服2.5米,最多可以做()套衣服?
(3)教室长8米,宽6米,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方块()块
第三单元
知识点应注意训练的题型
1.观察一个物体,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
2.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画出平面图
3.求立方体的个数P42第4、5题,摆这个物体,最少需要多少个立方体,最多可以多少个立方体?
第四单元
知识点应注意训练的题型
第四单元1.用字母表示数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公式
3.简易方程
(1)方程的概念
(2)方程的`解:
用代入法检验方程的解
X=5是方程18-x=12的解吗?
X=4是方程32÷x=8的解吗?
(3)解方程及概念
(4)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5)用方程解决问题:
(P60-70书本中例题题型)
4.训练“等量关系”
5.等式的性质1.用字母表示数
(1)五(1)有a人,五(2)人数是五(1)的1.5倍,一共()
(2)一条路,已修b千米,是未修的2倍,全长一共()米
(3)五(3)男生m有人,女生比男生多2人,全班一共有()人
(4)五(4)女生有n人,比男生少3人,全班一共有()人.
(5)五(1)50人,男生有50-a人,a表示()
(6)爸爸今年岁,比妈妈大4岁,表示妈妈明年岁数的式子是()。
(7)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是,其它两个数是()和()。
2.a表示()2a表示()
3.小红b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爸爸()岁
b能够等于200吗?
4.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5.用方程解决问题
(P60-70书本中例题题型)
6.等量关系的训练
(1)女生比男生的2倍少4人
(2)地球表面面积、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3)甲乙两队合修一条公路
(4)买梨和苹果一共14元。
(5)妈妈比小红大25岁
▲复习措施
1.以课本为本2.抓重点内容复习
3.突破单元测试,作业练习中的难点
4.抓题型训练5.平时抓好计算训练
6.抓好导优铺差7.抓好考前指导
年级数学上册工作计划 篇2一、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 ……此处隐藏2605个字……。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年级数学上册工作计划 篇4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年所任教的六(2)班共有学生57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散漫,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学习习惯也极需培养,空间观念不够强。从上学年的镇统测情况看,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还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两班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5.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6.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年级数学上册工作计划 篇5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改理念为指针,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在教学中应注意优生与差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让学生学得扎实,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特别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好的一点是,经过四年实验教材的使用,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本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公倍数和公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让学生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四、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三单元“分数”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的内容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分散编排。
五、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练习。
六、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所用课时
1—3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11
4—6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10
6—9 第三单元:分数 18
9—11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8
12 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6
13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6
14 总复习 6
15—18 复习迎考 15
19 检测评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