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教案

时间:2025-07-16 19:33:09
《梅兰芳》教案

《梅兰芳》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兰芳》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梅兰芳》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积累词语,区别“硬”的不同意思。

2、仿照例句,尝试把句子续写完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

理解句子:“他不是学戏的料子”、“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像针一样刺痛他的心”等。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出示梅兰芳的剧照,(板书:梅兰芳)简介梅兰芳。

2、你们知道吗?在成功的背后,梅兰芳付出了多少艰辛,今天要了解的是他苦练功夫的故事。

(板书:练功)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听了梅兰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课文

1、引读第二节。

理解:“学戏的料子”(学戏的人才)先生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

出示句子:“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学习生字:祖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听了先生的话,梅兰芳是怎么想的'?指名读第三节。

出示句子:“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指导朗读。你又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3、从中可以看出梅兰芳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有志气)

4、齐读第二、三节。

5、过渡:梅兰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仅有志气,而且有毅力。

小组学习第四~七节,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表现梅兰芳练功有毅力的语句。

6、学习生字:砖(换部首)肿设使(和“便”比较)

7、指名分节读课文。

8、交流:

(1)“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查字典,选择“硬”在“过硬”和“硬是”中的不同解释。

指导读句。

练习续写: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梅兰芳》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14.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 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填空、选择拼音。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解题。

(1)指名拼读“兰”,正音。

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2)学习词语“学艺”。

指名读“艺”,说说“学艺”是什么意思。

(3)指名把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词,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画出来,多练读。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指导儿化和长句子。

4.范读课文。

读后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lan sheng jing ze zu

兰 nan 神 shen 紧 jin 者 zhe 注 zhu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2.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和“大师”的意思。

(4)学过第一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段。

(1)自由轻声读第二段。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a.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了什么?

b.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先看图,再读课文。

用曲线画出梅兰芳怎么做的句子。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指导读第二句话。

c.用“-”线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第三段中哪个词语说明了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了艰苦努力的?(终于)

(4)指导朗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看板书引导背诵。

四.课堂练习

1.扩词。

神( )( )( ) 决( )( )( )

底( )( )( ) 艺( )( )( )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 )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 )水底游动发鱼儿。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三人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课堂练习< ……此处隐藏14268个字……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笔画。

五、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相关练习。

2、完成B下(一)。

3、朗读课文。

《梅兰芳》教案14

一、启发谈话,导入学习

1、师: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瑰宝,作为中国的国粹扬名海内外。

2、师:舞台上这位唱功了得的表演艺术家就是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梅兰芳是如何获得成功,成为京剧表演大师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出示课题:17 梅兰芳练功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出示要求,预习课文(四人一组自主学习,老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1)自学生字新词。

(2)动脑又动手:给下面的'字加部首成为另一个字,再组词。看谁找得多,组得对。

例:每——海(海水)

悔(后悔) 梅(梅花) 莓(草莓)

尧—

采—

(3)读通课文,在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交流中解决,并想一想自己初读课文后有怎样的感受?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 :

砖头 跷功 红肿 长进 拜师 顽强 毅力

扎实 蜚声

①注意“拜”读“bài”而“湃”读

“pài”,声母不同:“肿、凭”是后鼻音;“砖”是前鼻音;

② 媒体分析“蜚”的字形:书写时上下均等,“蜚声”的意思读课后注释;

(2)加部首组词:

尧——浇(浇水) 绕(围绕)

饶(富饶) 跷(跷功)

采——彩(彩色) 菜(白菜)

踩(踩高跷) 睬(理睬)

(3)接龙读课文,检查字词读音。

质疑解疑(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放到研读课文中解决,尽量让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3、梅兰芳曾经先后向两位先生学艺,他们分别是怎样评价梅兰芳的,你对此有什么疑问?

(1)两位先生对梅兰芳的评价:

(2)学生质疑

①“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是什么意思?

②“料子”原意是指“材料”,“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说明梅兰芳不具备学戏的天分,因此很难在学戏方面有所成就。“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意思是梅兰芳不能靠唱戏维持生计。

《梅兰芳》教案15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教学要求】

1、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语。

(3)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

5、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逐段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神()()()决()()()底()()()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

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出示:底、脸、神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

4、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学生进行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苦练或者水底明亮

决心终于空中眼神

2、组词:

三()决()者()住()

兰()块()都()注()

《《梅兰芳》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