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黄昏》教案

时间:2025-10-10 23:51:08
《美丽的黄昏》教案

《美丽的黄昏》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的黄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丽的黄昏》教案1

教学构思

1、引导学生用太阳下山的下行音乐来开展练唱,并变化着结合图形谱来练习声音处理及进行轮唱,同时创设黄昏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

2、由前面的练唱引出钟声的音乐,让学生听钟声、唱钟声,直接点到歌曲的主题——“美丽的黄昏,美妙的钟声”,让学生深入感受黄昏、钟声的悠闲情景。

3、通过读歌词、唱歌词,并重点解决二部轮唱这个难点,然后有表现地唱好歌曲《美丽的黄昏》,能够声部和谐协调,歌声优美抒情、轻盈而有动感。

4、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引导学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试验。

教学理念:

1、引发问题来研究探讨,围绕主题来开展教学。

2、关注音乐审美的本身,重视音乐实践的愉悦。

课型:综合课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

1、用1、2、3等几个简单的音进行旋律创编,同时结合图形谱进行简易的轮唱练习,并模拟钟声创设情景。

2、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通过轮唱及音色处理,表现歌曲幽雅、休闲的意境美。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从简易创编引入,结合声势、图形谱开展轮唱训练,并为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打好基础。

2、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通过和谐的二部轮唱表现歌曲意境。

3、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参与实践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二部轮唱。

2、音准、音色的控制及音乐情绪的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碰钟、铃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音乐声中进教室、轻声坐好。

二、引入教学(引发问题、引出主题)

1、老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出一个太阳,问:这是什么?

再看,老师用绿色粉笔在太阳下面画上山,问:你觉得太阳要下山了呢?还是刚刚升起来呢?

让学生说,最后定不下来。

2、那么,就让音乐来告诉我们,老师慢慢弹奏mi、re、do

引导学生得出,太阳慢慢下山了,美丽的黄昏来到了。黄昏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太阳下山的音乐。

三、结合太阳下山的情景,练唱mi、re、do、sol

修改:可以直接在山上画出旋律图形谱。

1、优美抒情地唱mi、re、do

先一起唱,再二部轮唱,注意音色美、声部齐。声音慢慢减弱。师小结。

添加:在轮唱完,问学生:我们两次演唱形式有何不同?讨论完,师总结:大家一起整齐的唱同一旋律,叫齐唱。同一旋律先后唱叫作轮唱。

想法:其实轮唱在二年级下册歌曲《两只老虎》时,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和了解。在这里,可以提到这个“轮唱”概念,作为复习性质。

2、师:再过一会儿,你说太阳将会怎么了?

这下我们唱的音乐应该高起来呢?还是要唱更低了呢?

你听,太阳慢慢下山了,这个是什么音?

师逐个慢弹do、si、la、sol,最后停在sol上。

修改:课上我直接弹奏mi、re、do、sol

3、唱准低音sol

四、结合图形谱,唱唱“美丽的钟声”

师:黄昏的景色真美,黄昏的音乐也美,让我们再变化着来唱唱黄昏的音乐。

1、你看我来画个图形谱,你能认出唱什么吗?

师画:

让生认出:3 1 2|5 — —||

一齐唱,注意音色美。

二部轮唱,注意整齐。

2、我连续画两个,你还能认出来吗?

师画:

生认出:1 2 3|1 — —||(3 2 1|5 — —||)_这条旋律前面已经接触和演唱,不必再重新花时间来认唱它。

一半唱前面的,一半唱后面的`,再合起来唱,唱出情绪。

3、现在我要让你来画。

生画5 2 3|1 — —||

请生略思考,一个同学上来画图形谱,如有不对,适当帮助。

4、研究探讨:如果把他们连起来,那么这个音乐唱什么呢?

师用另外颜色的粉笔慢慢把图形谱连起来:

先让学生一个人自己唱,再让他们四人小组讨论,再听师弹奏。

最后得出是钟声。钟声是多么的美妙,黄昏是多么的美丽。

五、欣赏黄昏的景色,感受黄昏的意境。

让学生边听《美丽的黄昏》伴奏音乐,边欣赏图片,感受黄昏那醉人的意境。

添加:欣赏完,师: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什么?然后,老师再发表感叹。

六、学唱歌曲

1、读歌词

师:啊,多美的黄昏景色,还有那音乐、那钟声。简直要让我们陶醉了,谁能陶醉地来说说“啊,那黄昏,美丽的黄昏。”

生说,适当帮助引导,并有节奏地、陶醉地说。

再来一句:“听,那钟声,美妙的钟声”

连起来感叹地说,师先示范来一遍(第一句低,第二句高)

让生来一遍,生先来师隔一句后来(有高低起伏)。

2、添加:现在,我最想放歌一曲,表达内心的激动。请欣赏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歌曲《美丽的黄昏》。思考: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

3、放歌曲录音,听完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从歌曲的内容、情绪等方面分析作品。

4、师生合作:老师唱歌曲和旋律,生用拍手伴奏。

5、唱歌谱两遍,要求:第一遍唱准;(添加)然后,讨论:一、二两乐句旋律有什么特点?第二遍要求唱出高低起伏。

6、唱歌词:添加:唱三遍,要求:第一遍填准歌词;第二遍有变化地唱;第三遍跟伴奏陶醉地唱。唱完,问学生: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然后再听录音机学生演唱,思考:他们的演唱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引出“轮唱”。该怎么唱,再听录音找答案。师生实践两次,弄清两声部怎样同时结束。然后,分组实践。

1)一起跟琴唱,要唱出优美、轻盈的情绪。

2)师范唱两遍,让生比较选择。

3)再一起有表情地唱歌词。

4)引导学生重点唱好轮唱。观察书上(一)和(二)有什么不同?

问:两声部一前一后唱同一旋律叫什么?请学生说说。

用各种手段学唱轮唱(师生轮唱——分两组轮唱——听录音机小朋友唱),针对性地再唱。

5)现场录音,针对唱的情况进一步对歌曲进行演唱处理 ……此处隐藏2038个字……中提高审美情趣,丰富审美情感。

四、拓展教学

1、摸一摸,猜一猜:碰钟。

2、玩声音游戏;声音远——你就坐着;声音近——你就站起;声音回旋耳边——你就举手。

3、指名用碰铃X— —节奏为同学演唱伴奏。

4、出现铃鼓,进行打击乐合作:先出现碰铃,当轮唱时加入铃鼓节奏X X X。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声音的变化,更容易让学生牢牢记住。

五、小结。添加:课后试着轮唱《好宝宝睡着了》,想想:这样的歌用轮唱合适么?

《美丽的黄昏》教案4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感受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树立豁达的生活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整体聆听,感受作品轻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情绪;通过小组合作,感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在作品中的运用,逐步提升对音乐的分析能力。

【知识与技能】

了解换气、自由延长记号的运用;并能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抒情、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

了解换气、自由延长记号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见过黄昏的景象吗?给你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学生自由回答。(很美丽,温暖)

教师总结:阳光洒在大地之上,和房屋树木交相辉映,非常的美丽温暖。今天就来体会一下歌曲中黄昏是怎样的景色。从而引出新课《美丽的黄昏》。

(二)初步感知

1.初听作品

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思考:歌曲的节拍是怎样的?

学生举手回答。(3拍子)

教师总结:节拍是3/4拍子。教师引导学生回忆3拍子的强弱规律,并用跺脚拍手的方式来感受节拍的特点。

2.复听作品

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指定学生回答。(快的,优美地)

教师总结:速度是稍快的,情绪是优美地抒情地。

3.再听歌曲

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合唱)

教师总结:歌曲是一首三声部合唱作品,声部中有着轮唱的演唱形式。

(三)学唱歌曲

1.教师用钢琴带领同学们做发声练习,以|13 53 1|的旋律进行发声练习,在演唱的时候强调学生注意保护嗓子,并针对学生发声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如气息、发音等。

2.教师弹琴对歌曲进行范唱,并引导学生小声跟唱,并用手来进行划歌曲的旋律线,初步体会歌曲旋律的特点。

3.教师弹琴引导学生对高声部旋律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引导发现旋律中换气记号和自由延长记号。换气记号是一个小对号,记在谱表的上方,在看到符号的'时候需要我们进行换气,保证后边演唱的地方有足够的气息。延长记号记在音符上方表示根据音乐需要进行适当的演唱,如果在小节线上需要进行片刻的停顿,完整地演唱高声部。

4.教师带领学生对歌词进行朗读,在朗读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歌词描绘了怎样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回答。(热爱大自然)

教师进行总结:歌词中描绘了夕阳下各种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5.教师组织学生前后四个人为一组,给予十分钟的时间,练习歌曲的演唱,教师给予针对性地指导,唱歌时自然吸气,换气记号处要共同换气,保持节奏的一致。练习时间结束后,邀请学生与教师分声部共同演唱歌曲,并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

6.最后班级分成三个声部,教师弹奏歌曲伴奏,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教师播放歌曲,在歌曲背景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脑中黄昏的景象,把黄昏画在自己的画本上,给予大家5分钟的时间。5分钟后请同学上台进行展示,并进行相应的点评:“我在这位同学的作品中看到了黄昏中的田野,还有黄昏之中小溪闪烁着阳光,非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大家给这位同学掌声鼓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同学们树立积极向上地生活态度。

(五)小结作业

1.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歌曲《美丽的黄昏》,了解了演唱形式和歌曲中换气记号与延长音的用法,也感受到了歌曲当中黄昏的美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善于发现身边和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2.作业:课后搜集其他关于黄昏的歌曲,下节课交流。

《美丽的黄昏》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我们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和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小组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独立视唱识谱,用口风琴辅助提高学生的轮唱技能;

3、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从齐唱到轮唱,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教学重点:优美、有力度层次的演唱

教学难点:轮唱

教学过程:

一、弹唱问好,导入新课:

1、听音乐导入;

1)、听听音乐中手铃的`节奏。用三角铁、响板伴奏适合用什么样的节奏?(黑板出示多声部节奏)

2)、用多声部节奏为歌曲伴奏。

3)、用歌声为歌曲伴奏。用100︱567︱100︱为歌曲伴奏

叮咚嘣嘣叮

2、图片欣赏,导入本课。你觉得黄昏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美丽的黄昏》,让我们来听听歌曲中的黄昏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自学旋律,练习视唱。(观察乐谱,旋律行进的主要方式——以级进为主,因此改变以往先学歌后视唱的学习方法,改为由同学们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视唱曲谱。)

3.跟同桌相互视唱,互相帮助。

4.请同学单独视唱,检验自学成果,解决难点。(四度音程的跳进)

5.全体随琴视唱。边唱边用手指在琴键上弹奏。

6.用口风琴视奏歌曲旋律。

7.在口风琴的伴奏下填词演唱。

三.轮唱训练。

1.再听音乐,跟听自己的声部,在心里随唱。

2.三听范唱,找出演唱与歌谱的不同。

3.学生歌声与琴声做二部轮唱。

4.生生轮唱清唱。(观察乐谱两个乐句之间的模进关系,力度应怎样处理;结尾的旋律下行,应怎样处理?)

5.随伴奏音乐轮唱。

6.随音乐有感情的轮唱,加入打击乐器、人声伴奏。

四.音乐创造: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首歌曲的情绪呢?

(速度、节奏、连与跳、节拍等角度,对歌曲进行改编再创作。)

五、结束语:

同学们不同风味的“美丽黄昏”带给我无限惊喜,希望同学们能用音乐创造出更多的美丽风景,美妙心情。

《《美丽的黄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