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时间:2025-08-05 23:51:09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教学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1

信息技术课中能借助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以及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计算、辅助、管理等功能。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公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2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看: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不喜欢其他各科老师占用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本人今年代的是八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在总结过去几年的教学经验,依据现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教学的。

一、抓住学生特点,游戏引入,在玩中练。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学会使用鼠标》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怎样握鼠标,怎样单击、双击、拖动、指向和单击右键这些要点的话,学生不但不愿学,而且更不愿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纸牌游戏》,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玩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会单击、双击、拖动。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单击、双击、拖动、指向和单击右键,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在后来的练习中,我又让学生练习了《扫雷游戏》,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又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二、老师精心导入,激发兴趣,在练中学。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系统,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课堂上演示我们在课前精心制做的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在学习《我的电脑我打扮》中的“改变桌面的背景”,我开始是给学生播放我从网上找到的精美的图片制作的PowerPoint幻灯片,学生看时不时的发出惊奇的叫声,然后我问学生喜不喜欢这些图片呢?想用这些图片当作你的电脑桌面吗?这样学生都想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在练习的过程中,我又给学生大量的图片(都是学生平时喜欢的图片),让学生在这些图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作为自己的桌面背景,这样学生都想多试几个,老师要求学生练习的目的也达到了。

这样做,符合本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教学生如何用“金山画王画画”,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以上是我在本学期教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的一点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坚持不懈的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头脑,为文化路小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3

摘要:要想学好正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及操作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小学教学中才刚刚起步。但是它强大的生命力及广泛的用途,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学好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其他各科的学习,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这几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知识的传导,不是学习内容的新旧、多少,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基本的学习、操作的习惯。

可能有的人会说,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兴趣浓得很,还用培养吗?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不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打游戏,原因有三:一是信息技术课上学的内容现在还用不到(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环境);二是学生认为这些知识长大了学也是一样;三是游戏的吸引力确定太大了。如何将学生往好的方面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计算机的兴趣呢?

由于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因此,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他们的学习 ……此处隐藏14374个字……学习,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三、 动手实践 , 体验成功乐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要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每节课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实践。当然在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实践决不能简单等同于让学生独立操作,一定要任务明确,学生知道应该干什么,要从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把教学内容巧妙隐含在每个任务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形成感性认识。针对学生的操作状况,对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向全体进行说明、评价、指导。 如在学习了幻灯片的基本内容后,笔者设计了与同学们生活相联系的家居制作,布置下去之后结果发现很多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整节课下来没有一件像样的作品。为此在另一个班里进行教学改进,分为“我说我家”、“我扮我家”、“我爱我家”三个环节。而“我扮我家”又分成家居的绘制、添加文字、动画效果、美化家居四个小任务。把知识点融在不同的任务之中,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最终制作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对于学生上交来的优秀练习作品,老师不要忘了及时展示出来,给予鼓励性的点评,这样既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调动积极性,也有利于同学间的相互促进和交流。

四、拓展运用,使学生善学

学习的根本是应用,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就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生产实际是紧密联系的。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要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切实做到提升能力的目标。笔者校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几乎家里都有电脑。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经常给学生灵活安排一些拓展练习和拓展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扩充。例如,在学习了制作电子相册后,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家人的相片制成电子相册,给爸爸妈妈欣赏。让学生上网阅读、查找新闻或者感兴趣的故事,把自己喜爱的文章汇集成电子报刊、网页,类似的拓展任务虽然会占用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却很受学生的欢迎。另外还通过我校的网站进行交流沟通,这对增进老师和学生间的情谊也大有裨益。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13

在中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用计算机画图》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学楼一楼电视屏幕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14

我认为信息技术学科是比较特殊的一门学科,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日益更新发展的,所以针对它的教学则应该紧跟当今信息环境的发展。怎样合理的利用手中的教材实现同步的教学更新,怎样让生感兴趣于本册教材中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我一直在思考的“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我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像,作出别出心裁的作品。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外的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我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能力的迁移。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相讨论。让学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相信学生的惊喜。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15

通过这几周的教学已将word20xx教学内容完成,从学生上课的反应来看,新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现在我已将艺术字、图片、剪贴画、文字设置、基本的编辑操作都讲完了,大部分学生也很好了完成了我设计的练习任务,可是在综合练习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就是学生虽然掌握了如何在WORD中设置文章的方法,但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独立制作一个电子小报时,却不知该如何下手。因为制作电子小报是对学生一个综合能力的考核,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电脑操作知识,还要对制作排版的相关知识要有所了解,这使我产生了疑问,我在设计教学时,如何才能将这一部分知识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呢?以前我的设计是用最快的速度让学生们掌握了WORD的.操作方法,因此设计的课堂练习比较简单,只针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而很少考虑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实际生活的应用很少挂钩。在节约出比较多的时间来进行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练习,可是事实却说明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掌握倒是还行,可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该如何下手操作,现在我已经将WORD的相关操作都讲完了,并进入了综合应用练习阶段,我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他们更快的掌握WORD的应用?

我目前的做法是,先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应用实例,在老师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完全按照要求来完成任务,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WORD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深实例的难度,并要求所有练习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并逐步深入和扩展学生对电子小报的排版结构等认识。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以后在教学中应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加强自己在日常练习过程中练习文件的选择,在练习中要兼顾学生的各方面知识融合和积累,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

《信息技术教学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