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5-10-02 06:39:08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锦集15篇)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锦集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老师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1

今天六年级数学老师有事,临时调课,第二节我进了六年级教室。孩子们看到我的出现,疑惑还在脸上,可瞬间掌声响了起来。

我用笑脸回报孩子们的掌声。

我关上教室门,走上讲台,微笑着看着开心的大孩子们说:同学们,你们的掌声让老师很是开心!如果掌声代表你们是喜欢我的课,我很幸福啊!如果是感觉这节是副科,又可以轻松玩了,那我可就伤心啦。

《省情》是地方课程,是让孩子们了解河南省的一些人文风俗等相关知识。每周一节,内容很浅显,其实不需要讲,孩子们只要用心看一遍就能了解。所以,我的这门课孩子们上得很轻松。

每次上课,我会首先让孩子们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并用很短的.时间让孩子们完成这些内容,用抽查的方式检验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孩子们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的。

19xx年参加工作,明年我的教龄就够三十年啦!近三十年来,我没有离开过课堂教学,语文老师出身的我感觉上课组织教学游刃有余,掌控课堂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我感觉和孩子们在一起上课是幸福的,有时候《省情》课我会提个语文问题,孩子们回答很积极,就为了向老师证明他们的语文很不错!

孩子们喜欢我,不是因为我是校长,而是因为我真心喜欢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一个教师走进教室,孩子们能用笑脸迎接是对这个教师的认可,而全班能用掌声来迎接教师的到来,这个教师是多么的幸福!

掌声响起来,我是幸福的!谢谢孩子们!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2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班级学生的座位安排是一个技术活,座位安排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班级的纪律,因此一定要把座位的安排当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但一般课任的老师不会去给学生调座位,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同时怕调位会让班主任有想法。

这学期我们班级的成绩在我看来比较差,在快期末的时候,我发现班级有相当的学生座位都是好学生在一起,差的学生坐在一起。我在讲试卷订正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学习后进的学生根本没订正,有的订正的完全不正确,甚至有很多学生自己错在哪儿自己都不知道,而那些好的学生都订正得很好。我知道这都是因为座位的原因,学习后进的学生成绩差,自控力差,上课贪玩,根本都不知道老师讲的啥,所以讲完试卷后就不会订正,所以讲了、做了很多次的题目还是不会。因此在一次讲试卷的过程中我给7.8个学生调换了座位,把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搭配起来,这样订正试卷时好学生能给差的学生检查并督促。课后我也同班主任说了调位的事,班主任也支持。

谁知晚上就有2个家长打电话找上门来,而且是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

家长甲:开口就问:“老师,你为什么给我家孩子调位,我家孩子在某某学校就是坐在前边,和某某学生坐在一起,你为啥给调到了后边,我家孩子不想到后边,后边都是差学生。

我回答:“我调座位是有用意的,是为了平衡班级的学生成绩,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成绩的。而且在小学不像初中或高中成绩好的学生都在前边,差的学生坐后边。前边也有很多差的学生,后边的学生并不是都是差学生,你看你家孩子后边的学生某某不是坐在最后一排吗,人家的成绩就挺好的,而且还没你家的孩子高。”

这位家长又讲了一堆理由,反正就是想上前边坐。后来我了解到,原来他家的孩子坐在前边,是和一个好学生坐在一起,两个人相处的很好,不愿分开,也不想和差的学生分开。

家长乙:老师,你凭什么把我家孩子调到后边?班级后边都是差学生。

我:调位是为了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班级没有前后之分,后边不是差生的地方,前边也不是好生的专属。

家长乙:我家孩子眼睛近视,坐在后边看不到。

我:既然近视,那就赶紧给孩子配眼镜,调座位也解决不了问题。

家长乙:人家配眼镜的说了,配眼镜必须到放假才能配,在学期中配眼镜不好。

我:我还没听说过,眼镜随时都是可以佩戴的。

这是两位调位的家长和我的通话,一个目的,就是要坐在前边,前边就应该是他们家的孩子应该做的地方,和好学生坐在一起,后边的是差学生,不想和差的学生做一起。事后听班主任告诉我,几个家长又找她,就是想把座位调过来,但她没同意。

我顶住家长的责难,任然坚持我的调位,其中一个学生眼睛确实近视,座位没动,其他的学生任然按照我的去做。以后上课或检查订正试卷,学生之间配合的很好,期末我班的成绩比以前也好了很多。

虽然我现在没带班主任,但我带了12年的班主任,我有自己的一些做法,安排座位的原则。我就想让家长和学生了解我安排学生座位的原则,了解了也就不会对老师横加指责,当然有的家长蛮横不讲理除外。原则有四点,第一点,尊重学生,第二点有利于学习,第三点小组固定,第四,每周轮换。那么把这四个原则确定以后,我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安排座位。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3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还没走到学校就听见鼓号队震耳欲聋的鼓声,我想肯定是孩子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训练,因为8点半左右,我们学校的鼓号队展演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紧张又辛苦的一个月的排练,终于到展示风采的时候了。回想起孩子们这一个月所受的苦,有的学生嘴唇吹号子都吹肿了,打鼓的同学手心都磨出了泡,即使是放弃星期日的休息来参加训练的,也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个个咬着牙坚持走了过来。

在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班的李瑞阳,在他参加训练的日子里,也是陪他父亲一起走过的最后的时光。李瑞阳并没有因为父亲生病就放弃参加鼓号队,更没有放弃每次训练,他的这种为集体的精神值得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学习。今天是他父亲出殡的日子,他的母亲早上给我打来电话,目的是给李瑞阳请假,我把他母亲的意思告诉李瑞阳,可是李瑞阳却说:“老师,还是等鼓号队展演结束我再回家吧,如果我走了。整个队形就不整齐了,走起来显得很乱,这样会影响比赛成绩的”。说话时眼睛里含着泪水,看到他的泪水,我的心里也很难过,才11岁的孩子就要承受这么大的痛苦,却还这么坚强,不禁让我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8点半展演正式开始,孩子们吹着响亮的号子,那震耳欲聋的鼓声,还有那振奋人心的口号“精彩六一,点燃梦想,立志成才,未来栋梁!”把整个展演推上了高潮。全校师生为他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4

自打学校搞新教育实验以来,就一直要求教师写随笔,有时觉得挺麻烦的。写随笔可能是想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 ……此处隐藏9133个字……策或制度不改变,我们如今也只能如此。学生的分数并不代表能力,分数只是一个人的某些能力的体现,不是全面的。我们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考得好说明你学习能力强,能够及时的掌握学习内容,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其实是好事,事实是包括我在内把自己的孩子和学生的成绩看得太重要了。我想今后一定努力引导学生,让其明白考试就是了解你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不是一个人素质的整体体现。考试也是可以训练人的很多素质,比如说态度、习惯和对待问题的态度。要积极引导学生学着把那些不影响自己一生的考试,当作为一次次的练习,这种考试不会让你的生命就此失去太大的机会,要学着放下自己,轻松对待。但是要好好的总结提高,到了面对大考的时候才不会为了分数所累,敢于大胆的面对,才更有可能活得更自信。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会有很多。解决的办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的在互动和交流中提升。教师只有学习,才能以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真正放大我们的智慧。学校就是放飞希望的舞台,而教育的希望不仅在于学生,也在于我们积极面对工作的态度。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13

每次到了表彰优秀学生的时候,我总是感慨万分。想想自己曾经的学生时代,一直也是很努力,可是每当站上领奖台,下面投递过来的都是羡慕的眼光,而我的感觉却不同于他们,因为我知道那一张张证书与奖状我付出了多少汗水。

我现在带领的这个班级,我一直教育孩子们“不论是学习与生活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哪怕这个目标很小、很小又或者短期内不能实现,总比天天浑浑噩噩,追求别人的追求而不问合适不合适要好”。

每到冬天,看着孩子们因为天冷,冻得红肿的双手,心里说不出的心疼。看到那些学习上勤勤恳恳却总是看不到成绩进步的同学,老师们也会伸出援助之手。看着孩子们在为自己的`进步而努力,身为老师是十分欣慰的。

每次检测过后,我都会将班级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当然不是为了刺激那些表现失意的同学,我会带领班级学生认真分析,自己在班级中的名次及帮他们了解自己需要提高的科目,为他们确立合理的班级内竞争对手,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有目标。

其实表彰不一定是学业优秀生的专利,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行为及品行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教师都应该积极给予表扬及奖励,继而带动班级的良好氛围。

也许多给孩子们一些激励与表扬,教育教学的结果会大有不同。希望孩子们在学校都能开心健康的成才成长。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14

昨晚在央视的《朗读者》里“遇见”了久违的郑渊洁,除了节目给我带来的正能量之外,我关注到郑渊洁在讲到他父亲是如何陪伴他成长时,提到了在上学时曾因一个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结果被他改名为《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就这样被老师误认为是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坏孩子,最后被学校投票表决后开除了。

看到这时,作为一名老师,我很敏感的反思着自己平时遇到这样的“异己”学生时是如何处理和面对的。其实像郑渊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了,爱迪生等等知名的也好,不知名的也罢,我们的教育确实忽略了这些有个性的灵魂,甚至某些时候我们常常为了课堂的正常开展和自己设计的完美呈现而恶言以对,不仅没有呵护好他们这颗探索奥秘,质疑一切的好奇心,反而是将他们一个个放进我们教育的模子里去复制粘贴了。

年轻时的我在教育中只是追求卓越的成绩,却将“爱心”仅仅当做佐料罢了,直到五年前女儿的出生,让我这个老师多了一个角色,我再担班主任时,看到面前的.每一个突发事件和恶作剧之类的小事件,还和同事调侃说,我这当了娘,对待班级问题已经没有那个心劲儿了,其实那是因为对待孩子们多了一些包容和理解,也对教育多了一份理性认识。是啊,孩子们是未成年的年龄,像花草一样正处于生长期,哪颗花草只需沐浴阳光,只需浇浇水便不长黄叶、不长杂草的茁壮起来了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我们内心已经慢慢的接受“允许犯错”这样一个现实时,但学校工作的快节奏如同教育也进入快餐时代一样,我们做老师的仍然会在处理问题时让心魔去遮盖,有时候慢下来或停下了才会真正有机会得到反思和成长,去年领导照顾我的个人需求,让我在班主任道路上喘息了一个学期,这短短的半年我便感觉看着每个孩子都是可以被爱的,班里像李泽严这样的不写作业的学生若是没有老师的严厉+“保护”,恐怕早已迷失在学习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了。

以前和同事聊天时就提到,明明男孩的智力和思维比女孩要胜一筹,可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下女孩比男孩优秀的人要多,想想原因恐怕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当男孩“淘气”的思维碰上我们顽固的“框架”时,有不少郑渊洁般的怪才被这个“潜规则”淘汰了。身为一名教师,从我做起,尊重每个有想法的头脑,呵护每个有个性的灵魂,万一他们将来也成为了社会上的童话大王、手机大王……了呢?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15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被欣赏,甚至渴望被欣赏,因为被欣赏的感觉很好,它能成为人前进的动力!作为老师我也喜欢被欣赏。不管是面对学校领导、同事或家人,还是面对社会上的人,如果能得到他们的肯定与表扬,都会让我从内心感到一种特有的成就感,也更激励着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着40多个学生,如果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每个学生,你就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而学生在被欣赏的'眼光中,在充满信任的肯定中,在满怀热情的交流中,在恰如其分的鼓励下,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我们班有个男生小叶,生性调皮,且患有多动症,平时学习不用心,作业也时常不完成,上课不会坐凳子,总是喜欢跪着或是单脚翘在凳子上,身体也是东倒西歪,这种孩子真是爱他不起。老师们也常常拿他没有办法。但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聪明,而且他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都很强。某日早读课,我走进教室,发现许多同学都在认真地读着课文,而他呢?在书包柜那拿这拿那,磨磨蹭蹭。当时,我看得眉头直皱,恨不得马上走到他面前狠批一顿。但回头一想,这孩子平时就是常被批评也未见功效。我来到他的身边,摸着他的头,微笑着说:“小叶,昨天课堂上老师看到你上课可认真了,读书也很流畅,声音又很响亮,你看,你们组没有你参与声音就是上不去。”起初,他还显得有些难为情,但听完我的话后,就毫不犹豫地端起书开始读,那声音是多么得清脆、悦耳。周围的同学也被他感染了,读书一下子就有了气势。下课时我总结了那天早读读书的情况,表扬了表现好的同学,尤其提到了小叶表现很棒,并对小叶说:“以后,你能像今天这样认真读书吗?”他使劲地点点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有机会就会找小叶的闪光点并大力表扬,慢慢的,他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上课能坐正了听讲,偶尔有忘记我就会用眼神提示他就立刻意会到并即刻纠正过来。课堂上,不仅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还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对他们作出有效的评价。看着他一点点进步,我知道这种微妙的变化正源于我们最初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如果我们平时能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我们看似有问题的孩子,也许就会不断出现若干个小叶,若干个惊喜。时刻提醒自己:没有哪个孩子是在批评声中变好的!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锦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