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随笔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常常会因经历的人和事不同而产生新的感悟,想法有时候一闪而过,不如写一篇感悟的文章,及时的记录下来。不过,要怎么样才能写好感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悟生活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悟生活随笔1“儿子,赶紧回来!家里进水了!”
“女子,水漫屋子了!快找楼主关水闸!”
“老公,快速回家救急!水管冻裂!”……
电话不停往外打。家里水管冻破,水哗哗地往外喷,客厅,卧室,厨房全都能养鱼虾,阳台可以划船了……
刚买完菜回家,打开门,就听见哗哗的响声,我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 顾不上天寒地冻,来不及换衣脱鞋,打完电话我就直奔到一片汪洋中去,发现是厨房里的总管冻破了,水似喷泉往外冒,心急如焚的我,束手无策。我急忙敲对门的房门,无人应,又到我们楼下去“查看灾情”,也无人。因为是给孩子们租的房子,平时我们也很少在这儿呆,左邻右舍都不熟悉,周边环境知之甚少,我又去一楼找总阀门,儿子已火速赶回,还带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同事,他们很快关好了总闸,喷泉停了。
进得房间,笤帚、簸箕、拖把、桶、盆全都用上,扫一扫,拖一拖,一波扫走,一波又涌来,四五个人忙得不可开交。经过一个多小时奋战,终于把浮水清理掉了。再到楼下,房主在接到儿子的电话后已经回家,叫开房门,道歉的话多说上,幸好已不滴水了。但房子的天花板周边及过梁还是被水浸湿了,无奈,无语……
天降灾祸,防不胜防啊!20xx年的冬天,连降两场大雪,有多少老人、孩子,在冰雪中滑倒,摔伤了胳膊跌断了腿,有多少大车、小车,在冰雪中失控,撞了别人蹭了自己,有多少花棚菜棚,在冰雪中压垮了大棚冻死了花苗冻坏了蔬菜……气温骤降,家里都是滴水成冰,水管不能通水,没水吃没水用;流感肆无忌惮,侵犯老弱病残,医院无床位,诊所无锥地;出入多不便,人人怨天寒!
水管冻裂年年有,今冬破坏尤严重!这种破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毁坏水管,损失财物,折腾人,虐人心!这不,儿子县上租房处的水管尚未彻底修好,“喷泉”的阴影尚在,大哥永丰的'房又遭水浸,急忙又赶往救急……不幸中之万幸是,灾难无情人有情!亲戚朋友,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帮忙的,安慰的,关心的,出主意的,想办法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为“救水灾”出了力帮了忙!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人类的朋友,然而,严冬面前,它却泛滥成灾,天怒人怨;火亦如此,从人类钻木取火,甚至普洛米修斯盗火,都是想让火为人类服务的,火也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用火不善,它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电的作用就更是无与伦比,现代人离开了电,就几乎没活路了,虽然它与人类如此密不可分,但也让人望而生畏!
如此看来,事物皆有两面性,水、火、电必须正确利用,节约采用,妥善管理,让它们发挥独特的作用,放射光芒,趋利避害,才能让它们更好地造福人类,使人与水、火、电和谐共存,友善相处!
感悟生活随笔21.关于孝道的思考
“孝敬文化”中国人传统文化重要的一环,注重“心和口,脚和手”,而形式上的更成为传统和习惯,比较实质而言,过去重视形式,后来注重精神。不过,单独这两者都不最恰当,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父母在,不远游,是陋习,女人为男人的守寡更是畸形孝道,甚至夸张到辞官尽孝三年的典型的形式主义。中国许多的习惯习俗,都是孝道文化。所谓的清明节,重阳节,春节,等都是形式的固定。而孝道和家法总是密切联系的。可是宗亲家法注定在法治社会成为历史,家血缘家庭成员的减少,人口老年化时代的来临,让尽孝成为话题、课题、也是难题。
形式上的孝道与内容上的孝道存在巨大的差距,只有当失去才明白“孝”字,这个孝,上面是入土为安故“土”,下面才有血脉相承的子孙满堂的儿“子”。
当孝成为我们必须再次提及的时候,孝道之“道”已然成为人迹罕至的“小道”了。
吕不韦其实就是秦始皇的生父,秦始皇杀吕不韦正是对孝道的一种扭曲行为。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苏秦最先看破所谓的孝道,《常回家看看》歌曲的流行正是应正了我们在精神上对孝道的不遵从,
孝道的教育,来自家族的文化传统的约束力,可是在如今家族的分裂缩小之后,约束力几乎丧失殆尽,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家族眼里“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格言是对孝道的一种本能,忠孝两全在古代困惑着有志之士,而如今,家族共同犯罪,或者默认犯罪成为普遍现象,这是孝道大于国法的最典型行为,可是,只有极少的贪财的官的惧内拒双亲之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孝道成为一句空话。
所以,我以为,孝道在当今应该从内容到形式的和谐一致。也就是制度和法规让孝道成为人生教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2.草根开花的理由
漫长的阅读岁月总会在心的书页上歪歪斜斜的留下一些感动、感悟、感觉。而阅读方式和书写方式的改变让我们这一代“人到中年”的网络草根写手更自由的翱翔在网络的天空,犹如如鱼得水一般的自由。而积淀经年的古今中外知识和文化和渐进更新的写作模式,让我们开始尝试许多过去不能尝试的写作领域。
我不是作家,也不是文化人,我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草根。当博客时代来临,我们便一起默默的耕耘在属于我们自己文字的伊甸园。在“草根博客”这个百草园,我们同样会欣赏到“奇花异草”。尽管这些奇花异草在文化里、社会中、媒体上难得一见他们在“正规”的官方认可的方式出现,但是,我们无疑的是他们确实是很名贵的奇花异草。也许,我们正用这样的方式宣告文化的伊甸园从此因为“草根”的文学而充满了生机。
当然,我是有为而来,不过,我从心底拒绝墨守成规的人生态度。我总是期待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书写超前的乃至无人问津的文字。观乎历史,那些文学巨匠、文化泰斗都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书写适合自己的文字,倾述和时代通脉或者更有前瞻性的文学模式。
我曾经用一年多的时间组织或者主持了许多的草根博客文化访谈,通过“这一个”博客,通过这道橱窗展示了某些博主的亮点。而这些亮点足以说明草根博客文化正从敝帚自珍的羞答答的状态中勇敢的绽放开来。
举例几个特色博客,如雪漠的血印禅修文化、枕边书的江南休闲文化、点子正的点到为止奇文、布衣书生的伤情散文、罗密欧的音乐杂谈漫谈、空谷鸣琴的当代知性才女散文、释藤的摄影抒情美文等等。当然,我的这些定义不太准确,而他们的博客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正在盛开的大花园,我仅仅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最亮的特色来举例。我之所以举例,是因为我曾经和他们的博客直接对话,写了访谈录或者是对话录。
所以,你是草根,必须有一个亮点让自己开花,并且散发出独特的芳香来,这就是唯一的理由。
3.情感是美文的避难所
比如爱情,被古今中外的人吟诵和讴歌,更是因为当代只 ……此处隐藏13101个字……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心悦诚服地改正。班主任太偏心,就喜欢学习好的学生,他们无论犯了什么错误都可以得到原谅。而差生就不同了,他从来不听差生的任何解释,动不动就让差生写检查站在讲台上念,动不动就让差生站在教室门口上课,动不动就罚差生打扫卫生。我想如果我是班主任,一定多给差生一些关心,和他们做朋友,耐心地教导他们,用爱而不是“刑罚”来转化他们。
我还想,如果我是老师,我绝不像现在的老师那样成天摆着一幅“臭架子”,高高在上,显得那么不可一世。我要俯下身来,走进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打成一片。我要让我的学生喜欢我而不是害怕我,要让我的学生尊敬我而不是讨厌我。
总之,我编织了许多美好的计划,只待梦想实现的那一天去一一实践。今天,这个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20xx年的夏天,大学毕业,我正式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对此,我曾经感到无比的幸福,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践行曾经的种种想法了。然而,教了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那许多的想法多么地不现实,甚至有点幼稚与天真,所以总觉得那么可笑。
在教学中,我抛开老师严肃的“臭架子”,随和地对待眼前的每一个孩子,却使得课堂乱成一团,以致无法讲下去。我不愿大声呵斥捣蛋的孩子,想用大度换来他的自觉,反而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我说我绝对不会动手责罚不听话的孩子,却一再食言。还记得那天,当我耐心劝导了几次的孩子一如既往甚至变本加厉地捣蛋时,我的愤怒超越了理智,举起了手中的教鞭重重在打在了他的身上,教鞭落到孩子身上的那一刻,心猛地一沉,脑海里有个声音不停地在问:“这是我吗?我怎么会打孩子?我这是怎么了?我为什么会打孩子?”同样式在那一刻,心中所有的.美好愿望都被击个粉碎。后来,我开始想念我曾经的老师。
地理老师虽然严厉,但是他的严厉使他拥有一个安静的课堂,可以让他把知识讲给我们听,不像我由于缺少严厉使得课堂混乱不堪,以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数学老师惩罚了扰乱纪律的学生,使他不再影响老师的讲解与同学的学习。班主任原谅好学生是因为他们大多时间爱学习、爱劳动、遵守纪律,偶尔犯个小错,只能是人无完人孰能无过罢了。而差生屡屡犯错,屡屡承诺改正,最后又屡屡食言,使得班主任无法再相信他的任何一句话。
我似乎理解了他们。渐渐地,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有时变得连我自己都不适应。为了安静,我大声呵斥窃窃私语的孩子;为了能够继续讲下去,我歇斯底里地呼喊,直到嗓子干疼;为了让听讲的孩子听到我的声音,我把违反纪律的孩子赶出教室;为了一群孩子而惩罚一群孩子……最终,我变得言不由衷,变得凶神恶煞。这一切都不是我所愿意的,更不是我所喜欢的,但是我实在无法忍受那些个顽皮的孩子向我的耐性发起的一再挑战。
某天,在网上看了许多谴责老师的言论,犀利的语言,毫不留情,把我们贬得一无是处,对此,我只能若笑,从他们激烈的言辞中我看到了他们心中那美好的想法,从他们美好的想法中似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是呀,自己原来不也是这样仅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老师的吗?
唉,我是老师,我开始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感悟生活随笔14还记得第一次远离父母和家乡的那一天,我站在火车站门口对着送我的父母挥手告别。看着火车慢慢的离开车站,心里突然有一种酸酸的感觉,眼泪也就慢慢的流了下来。心里想:一个不到十五岁的我又何苦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呢。
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旅程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还记得那一天下着小雨,当我下火车的那一瞬间感觉那个地方的任何东西都很冷漠,想念父母和想回家的心情越来越重了。就连前几天认识的朋友过来跟我说话,我都没心情搭理他们。从火车站出来再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学校。到现在还模糊的记得那天晚上一直都在梦见家人。
过了几个月后我也慢慢的'适应了新的环境,那里的人和事物就没有像第一天那么陌生和冷漠了。但是我对家乡和父母的思念越来越深了。远离父母在外地只有自己一个人,每当遇到困难和不高兴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父母。对于我这样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人,一个星期内最开心的时候是跟家人通话的时间。每次给他们打电话我都会跟他们讲我身边发生的事情,当通话快结束的时候我都舍不得挂电话,想跟他们说很多很多话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的声音就是对我心里那份思念的最大安慰。一天又一天我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我心里清楚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到他乡求学。父母也希望我在外地能够珍惜那么好的学习机会,我知道他们也不希望把我送到这么远的地方,他们也希望天天陪在我身边。但是他们也不能永远的守护在我身旁,为了我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父母也是不得不做出这种选择的。
虽然在外地我有更好地学习机会和发展,但是漂泊在他乡的每时每刻都想回到父母身边,想回到那个对我来说很亲切又很熟悉的环境。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站在操场,忽然吹来一阵寒冷的风,操场中只有我一个人,那一刻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空旷、从未有过的空洞。那一次我真正的感觉到什么是漂泊在外时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但我从未忘记心中的目标和信念,我必须要继续往前走,以更好地自己去面对家乡和家人。所以我要把那份思念藏在心底。
漂泊在他乡的日子虽然很艰辛但也很有意义。在外漂泊的那些日子里我心里不只是有对家人的思念,还有一种对追求目标和理想的执着。
感悟生活随笔15是一幅多姿多彩的水墨画,而幸福则是那五彩缤纷的颜色,它蓝得深远、沉静,它绿得青葱、活泼,它黄得明朗、欢快,它白得纯洁、素雅。
迎着早晨的第一缕清风,静静的躺在嫩绿的草坪上,空气中凝结着淡淡的泥土的清香,伴随着鸟儿的鸣叫声,春的气息以悄然无息的来临,我睁开疲惫睡眼,仰望着天空,天空是如此的湛蓝,四周的一切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和谐,这时的我才明白,幸福是蓝色的,它蓝得深远、沉静。
夏蝉的一声声“知了”“知了”,打破了这夏日午夜的宁静,我放下手中忙碌的笔,向窗外望去,远处的一棵大榕树下,在夏日炎阳的强烈照耀下,依旧挺拔,依旧青葱,展示着勃勃生机,树下的一群天真的孩子在嬉戏,脸上露出了无邪的笑容,似乎这种笑容可以打败太阳,这时的我才了解,幸福还是绿色的,它绿得青葱、活泼。
我独自走在落满秋叶的林道上,伸手接住一片片飘落的树叶,记下这一刻心中最真的感受,夹在书本里,这时一个丰收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气息,田野中黄澄澄的稻谷,被秋风一吹,仿佛一排排金黄的海浪,不断向我们袭击而来,果园中金黄的香蕉似乎也在向我们招手,处处都是忙碌的景象,农民伯伯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这时的我才懂得,幸福也是黄色的,它黄得明朗、欢快。
腊梅飘香的季节,寒风阵阵的刮着大地,一朵朵洁白的雪花从天而降,好似一位位身穿白色礼服的仙女,带着幸福降临人间,刹那间,天地浑然一色的雪白,孩子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那笑声打破了这个白色的宁静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原来幸福不仅是蓝色、绿色和白色的,它还是白色的,白得纯洁素雅。
朋友,你还在寻找幸福吗?其实人间处处有幸福,只不过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探索,你就会发现,幸福是五彩缤纷的,它比彩虹更鲜艳,比太阳更耀眼,比时间更永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