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编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美术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 能大胆尝试拼贴不同的不倒娃娃,对美工活动有兴趣。
2. 通过观察,了解不倒娃娃的形象特征,进行拼贴和绘画。
3. 学习用大小不同的圆形拼贴出不倒娃娃,并尝试画出五官。
活动准备:
1. 各种各样的不倒娃娃。
2. 每组两盒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彩色纸,胶水,画纸和画笔。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欣赏、摆动不倒娃娃。
教师:不倒娃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通过比较不同的娃娃,知道组成娃娃的'圆形的大小及位置关系。 教师:不倒娃娃的脸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五官形状、位置。
引导幼儿玩玩不倒娃娃,发现娃娃的有趣之处。
2. 出示画纸和不同的圆片,引导幼儿猜测制作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不倒娃娃,用圆片在纸上怎么做呢?怎么才不会掉下来呢
3. 引导幼儿学习粘贴不倒娃娃。
教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圆形,用什么做娃娃的头,什么做娃娃的身体?
幼儿尝试自己拼摆娃娃。
教师情个别幼儿讲解自己的拼法。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复习粘贴方法。
第一步:先选好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圆片拼成不倒娃娃。
第二步:拿一张圆片在背面涂胶水,像画圈一样在圆片的周围都涂上,但注意不要涂得太多。
涂完后,擦干净手指。
第三步:将圆片贴在纸上想好的位置,用手指抹平,再贴别的圆片,最后把不倒娃娃圆形铁好。
第四步:给贴好的不倒娃娃画上五官,不倒娃娃就做好了。
4.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沿着圆片的周围涂胶水,娃娃的头和身体要靠在一起,要贴得平整。
鼓励幼儿选用不同颜色的圆片,或变化头和身体的位置关系,贴出不同的不倒娃娃。
提醒幼儿观察实物,画出不倒娃娃。
5.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总结评价。
重点讲评干净平整以及与教师范例不同的作品。
中班美术教案 篇2活动目标:
在说说、看看的过程中,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大胆画出乌龟。
重难点:
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大胆画出乌龟。
活动准备:
1、PPT
2、画纸、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猜谜的`形式引入
1、师: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说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仔细的来听:穿件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面四脚划,岸上慢慢跑,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师:原来是一只乌龟。
师:孩子们,你们看乌龟长的什么样子?
师:小乌龟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乌龟的龟壳上面有什么?
2、请几名小朋友到前面画一画龟壳上面的图案。
二、自由创作
有趣的乌龟幼儿创作,通过观察尝试绘画乌龟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到海边上来画出小乌龟,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画纸,彩笔和油画棒,一会儿请小朋友们画小乌龟并且给小乌龟穿上漂亮的衣服,想一想小乌龟在海边还会遇到谁,把你想到的也画出来好吗?
三、欣赏交流:
说说我的小乌龟师:画完的小朋友去给老师们讲一讲你的小乌龟遇到哪些好朋友?
中班美术教案 篇3《零件的创想》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零件、托盘及辅助材料进行拼摆造型。
2.能利用零件材料的特点进行造型, 拼摆出有主题较丰富的画面内容。
3.感受金属质地零件拼画的特点,在尝试创作过程中大胆表现出自己的创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物质准备:
1.各种汽车零件、多种辅助材料、盘子。
2.图片、PPT。
3.照相机一段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激发运用零件造型的兴趣。
(1)欣赏作品,认识零件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盒,请你摸一摸、听一听,猜猜是什么?(硬硬的、凉凉的……零件)
“生活中你知道它们吗?哪里发现的?”
(2)进一步感知零件的形状、大小,并知道零件还可以用来作画。
●幼儿在“看一看”、“猜一猜”游戏中进入活动。通过多通道的探索感知零件,激发幼儿审美创作的欲望。
2.玩一玩、摆一摆,引出主题创作。
(1)摆玩零件,尝试创作。
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零件和底板子,你们来变一变。
(2)点评作品,引出主题创作。
●通过“玩一玩、摆一摆” 幼儿把玩零件的间接经验转化成直接经验。
3.欣赏作品,选用适合的零件拼摆创作表现主题。
(1)出示PPT范例,引导幼儿观察作品与范例的不同。
教师: “这里有小朋友拼贴的作品,跟你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添加了背景……除了零件还有其它材料)
(2)学习选用适合的零件累加拼贴表现主题,丰富画面。
●第二次操作: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教师观察并给予幼儿支持;PPT滚动播放给幼儿创作支持。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为有特点的作品拍照。
教师:“今天我们在盘子上进行拼摆,没有胶,创作的时候不要把盘子拿起来,这样你的作品会散掉。”
(1)鼓励幼儿选择合适的零件表现主题。
(2)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教师巡回指导,从构思、造型、色彩使用、构图等角度对幼儿进行辅导。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发展水平上再向前发展一步。
5.相互欣赏点评幼儿作品。
(1)欣赏作品,对比点评。
教师:瞧,零件变成了什么,添加了什么,又变成了什么?
(2)引导幼儿发现:一物多用
师:有的小朋友用水龙头这个零件变成了有趣的鼻子,有的变成了眼睛,有的还变成了……想想下次还能变成什么。
要点提示:
1)选择合适的材料表现零件主题,注意辅材的运用突出主题。
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创作。
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源起电影《变形金刚》的热播,让幼儿对机器、零件有了浓厚的兴趣。是结合我 ……此处隐藏2144个字……p>4、提醒幼儿分块时分大一点并把蛋壳粘贴在轮廓线里。
5、教师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四、讲评作品
1、幼儿交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2、小结:我们今天用了废旧的蛋壳来装饰了一幅幅漂亮的画,回家以后小朋友们就把这个方法教给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粘贴更漂亮的作品好吗?
中班美术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在小蜘蛛织网的情境中,尝试将多种线条进行创造性地组合,变化出丰富多样的图案。
2.体验线条组合变化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重难点:能运用两种线条、多种组合表现漂亮的蜘蛛网。
活动准备:
1.PPrr(选自绘本《好忙的蜘蛛》,范例)。
2.长方形纸人手一张,蜘蛛图片一张,教师准备的线条图片若干(螺旋线、折线、粗直线等)。
3.刮画纸人手一张(上面画有蜘蛛),竹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好忙的小蜘蛛
1.瞧,谁来了?(PPT)
(1)小蜘蛛在干吗呀?他是怎么织网的?
追问:他吐的丝是怎么样的呀?(即时示范)
(2)如果你是小蜘蛛,你还会吐怎么样的丝呢?
2.把我们吐的丝画下来,每人画一条,然后贴在小蜘蛛旁边。
小结:这么多漂亮的丝,有的弯弯的,有的一折一折的,有的一圈圈的,还有粗细不同的,这下小蜘蛛就可以用来织一张漂亮的网了。
3.小蜘蛛先在网上织上一圈圈的丝,这样网就更牢固了。(即时示范)天黑了,小蜘蛛的网织好了!(PPT范例)
(1)请你仔细看一看、找一找,刚刚我们吐的丝藏在哪里呢?
(2)你还发现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追问:这两条丝是怎么样织在一起的.呢?
小结:原来,不同的丝都可以做朋友,这样就能变出不一样的网。
二、创作:小蜘蛛织网
1.小蜘蛛还织了一张更美丽的网!这张网有什么不一样?(PPT范例)
2.你们想不想做一只小蜘蛛,也来织出漂亮的网呢?(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评价:漂亮的蜘蛛网
问:你最喜欢哪张蜘蛛网?为什么?它是用哪些漂亮的丝织成的?
中班美术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在自主画圆的基础上,学习添画各种各样的圆形事物。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圆形事物。
3、乐意参与美术创作活动,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表演音乐游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导语:手拉手跳个大圆圆舞,一个圆圆来跳舞,两个圆圆来跳舞……(圆圆休息了,圆圆回家了)。
二、自由组合画圆。
1、教师示范画圆。
(1)导语:圆圆还想到画纸上来跳舞呢!
(2)教师:示范画各种大小不同,组合不同的圆。
导语:一个大圆圆来跳舞了,两个圆圆手拉手来跳舞了,一个大圆圆抱着一个小圆圆来跳舞了,一个大圆圆背着两个小圆圆出来跳舞……。还有哪里可请圆圆来跳舞吗?(请2—3位幼儿范画并说说我请的.圆圆是怎样出来跳舞的。)
2、交待要求、幼儿操作画圆、教师巡回提示。
(1)儿歌提示:一个大圆圆出来跳舞了……。
(2)鼓励幼儿画大小不同、组合不同的圆。
(3)提示幼儿尽量把作业纸画满。
三、想象、添画。
1、示范添画。
(1)出示水彩笔,示范添画太阳。导语:(水彩笔)魔术棒说:“变变变,圆圆变成大太阳”。提问:“圆圆怎么变成大太阳啦?”(画上太阳的光就行了)
(2)用同上的方法,逐一示范添画小鸡、金鱼、花朵。
2、欣赏范画,扩展想象范围。
(出示范画)导语:变变变,圆圆又变成了什么?请你仔细的看一看,再与好朋友轻轻地说一说。
3、幼儿进行想象添画,教师巡回。
(1)交代要求:请幼儿当魔术师,先看看圆圆像什么,然后再进行添画。
(2)教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讲述。
(3)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画一些圆圆进行组合、想象、添画。
(4)用语言提示、启发能力差的幼儿想象、添画。
四、欣赏幼儿作品,丰富幼儿经验。
展示幼儿的作品,布置成“圆圆魔术乐园”。引导幼儿说说:圆圆变成了XXX,说的越多越好。
五、结束、延伸活动:
1、户外找圆圆。
教师:告诉你们噢!调皮的圆圆又跑到外面的魔术游乐园去玩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圆圆又变成了什么?
中班美术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四种图形。
2.能够用多个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进行拼图。
3.通过游戏,发展观察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重点、难点: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图形的转换关系。
活动准备:
1.魔法盒—神奇的口袋(内装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2.贴画纸张;准备大小不同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黑色勾线笔、固体胶。
3.课件《图形变变变》。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前几天魔术王国的国王给了我一件宝贝--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神奇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呀? 教师念儿歌:“魔法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摸出一个正在方形,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是正方形的?“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再念儿歌:“魔术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口袋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5)老师总结:
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二)游戏:折一折:
1.教师用长方形演示,折一折,折出了两个长方形。
2.请幼儿自己动手折一折其它的`图形,看一看,想一想,能折出什么图形。
(三)游戏:贴一贴1.放课件《图形变变变》。教师展示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2.拼一拼,贴一贴:请幼儿有提供的各种图形,自己贴一幅喜欢的图案。
(四)活动延伸: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图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