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5-10-10 17:24:14
科学教案5篇[通用]

科学教案5篇[通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尝试动手操作,探索热空气能够让物体转动的科学奥秘。

2、初步理解空气流动能让纸蛇旋转的原理。

3、养成仔细观察和积极实践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画蛇纹的经验。

2、物质准备-资料图片、背景音乐、操作工具及材料(彩纸、勾线笔、小木棍、蜡烛、打火机、棉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猜谜语师生互动引入活动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了解科学小知识:蛇的'种类(虎蛇、玉米蛇、绿巴曼蛇、蟒蛇)。

二、基本活动:

1、出示小纸蛇让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使小纸蛇动起来。

2、教师提问:如果在不能用手摇或嘴吹的情况下,怎样让纸蛇舞动起来呢?

3、出示蜡烛让幼儿动手尝试能不能在蜡烛的帮助下使纸蛇旋转起来。

4、教师温馨提示:用火安全。

5、幼儿动手实验。

6、教师提问:

(1)刚才你们发现小纸蛇在怎么跳舞呀?

(2)那你们知道小纸蛇蛇为什么会旋转吗?

7、出示活动主题-旋转的纸蛇

8、教师总结:点燃蜡烛后,蜡烛上方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在上升的途中,碰到了小纸蛇,一部分的气流进入到了螺旋状的纸条中,从而使纸蛇转了起来。

三、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空气流动能使物体动起来的原理,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做出来的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的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途。

2、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表达及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松鼠、金鱼、马、蜥蜴、鳄鱼的图片。

2、动物的秘密调查表。

3、动物捕食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游戏"猜尾巴"。

师:"今天本来有很多小动物来跟我们做游戏,可是因为它们太淘气,要和我们捉迷藏,让我们来找它。(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遮住身体露出尾巴)师:"请小朋友猜猜看它们是谁?"小结:"每种动物都有尾巴,从它们的尾巴不同,就可以猜出它是谁?"

二、交流讨论图片上动物尾巴的作用?

1、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小组讨论动物尾巴的用处。

3、师:"那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尾巴本领也很大呢?(请个别小朋友说一说)

4、师:"刚才我们知道这些小动物的尾巴在它们身上用处都非常大,其实这是小动物身上的一个秘密。

三、看录像,了解动物的捕食过程。

1、师:"那小朋友你们还想知道小动物的另一个秘密吗?今天朱老师带来了两段视频请小朋友看看视频里的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呢?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3、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捕食的过程。

师总:小动物在捕食的.过程中都非常的小心,它们在攻击猎物的时候也非常的残忍。

四、交流调查表。

活动延伸:

师:"动物王国里面的小动物身上都有它们自己的小秘密,需要我们小朋友自己发现,探索。小朋友可以回家自己查一查小动物身上还有哪些小秘密,然后来告诉其他小朋友。"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养成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对数的活动产生兴趣;

2、发展、比较、分析、观察、判断的能力;

3、能选择自然物做工具,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远近等,得到关于测量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火柴棒、测量用的`长短不一的小棒、图书、绳子、尺子、记录纸。

活动过程:

1、利用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叔叔阿姨带着测量工具,比图:尺子、测绘议等进行测量工作如测量马路的长和宽,房屋的距离等,今天我们来做小小测量员,来测量桌面、书或其他东西的边长;

2、学习测量的方法:

教师示范用铅笔测量黑板的边长重点讲解测量的方法:开始测量时要对齐物体的边角,测量一次用粉笔做记号,下次就从此为起点,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选择火柴棒来测量一本书的边长,并记录下来,可以让幼儿互相交流,因为各种书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也不一样。再让每组幼儿选择长短不一的小棒来测量桌子边长,记录结果有几个小棒这么长。

4、拓展活动,幼儿自由选择操作。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个体差异,个别儿童性格孤立,不愿参加活动,测量工具及种类投入量如何把握,让孩子带着问题测量,并且在测量中发现问题。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寻找生活中的纸做的东西。

2、了解纸的制作过程。

3、增强环保意识,爱惜身边的每一张纸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2、再生纸的制作视频。

活动内容:

1、游戏。找找书中的纸,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 用竞赛的方式让幼儿看幼儿用书第2页。教师:请你找找这页上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它们在什么地方。把它圈起来。规定时间是一分半钟,预备开始!

(2)请个别幼儿回答,其余幼儿补充。

(3)教师:它们有哪些作用呢?

2、迁移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见过的纸。

教师:平时你见过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它有什么用?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没有纸会怎么样?

3、通过故事,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边看图边了解纸的.制作过程。教师: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制纸的过程简单吗?它需要几道工序呢?

4、激发幼儿的环保观念,请幼儿收看再生纸的制作过程视频。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爱惜纸的。教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爱惜纸呢?

(2)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第3页,介绍再生纸的过程,激发幼儿利用废纸做再生纸。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感受管子的多样性,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大胆探索实验,并根据结果总结出管子的特性。

3、愿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寻找自己认为是管子的东西。

物资准备:

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子;水、豆子等游戏材料;茶杯和茶。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感知管子在颜色、形状、长短、粗细、软硬、光滑与粗糙等方面的不同。

师:昨天我们小朋友都去寻找管子了,你们找到的管子和老师找到的管子都在这儿,等会请你们找个好朋友一起去用小眼睛仔细地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捏一捏,把几根管子放在一起比一比这些管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1、幼儿操作比较。(教师和幼儿进行个别交流)

2、互相交流、学习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师:谁来说说,你们发现管子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请两个小朋友一起来回答。(教师引导幼儿从管子的颜色、形状、长短、粗细、软硬、光滑与粗糙等方面来回答。并在过程中发起两两互动或全班互动)

3、小结。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管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颜色不一样,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形状不一样,用小手摸一摸,有些管子软软的会跳舞,有些管子硬硬的会唱歌。有的摸起来一棱一棱的,有的'摸起来光光的、滑滑的,放在一起比一比,还发现管子的长短不一样,粗细也不一样。这些管子真有趣,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它们都有一个一样的名字——叫管子。

二、了解管子中间空,东西可以通过的本质特征。

1、通过游戏了解管子中间是空的。

师:你们愿意和管子做游戏吗?这里有水和管子,等会可以用水和管子做游戏;这里呢,还有豆子和管子,可以用豆子和管子做个钻山洞的游戏;这里还有茶,能不能用吸管喝到茶,能不能用茶吹泡泡呢?小朋友轻轻地去找一个游戏玩一玩。玩过以后可以再去玩一玩别的游戏。

2、幼儿交流游戏的玩法和自己的发现。

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你刚才是用管子和谁做游戏的?你是怎么玩的?

3、小结:小朋友们真厉害,你们发现了管子的秘密:水、气、弹珠都能从管子里面出来,管子中间是不是空的呢?(空的)管子真奇妙,所有管子中间都是通的,里面空空的。

三、拓展经验,了解管子的用途

1、教师: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你在哪里也见到过管子?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2、播放多媒体课件。

3、小结:日常生活中管子的用处可多了,浴室有、洗衣机上有,空调上有,抽油烟机上也有,汽车上、摩托车上,还有下水道管子呢……它们可以用来通水、通气、通油、通电线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就连我们的身体里也少不了它,比如血管、气管、肠子等。

《科学教案5篇[通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