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大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教案 篇1活动目标
对中国地图感兴趣,知道中国的南北区域。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中国南北气候差异。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国地图”图片;“南北大不同”组图;《我们的祖国真大》诗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中国地图”,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南北区域。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什么?(大公鸡)
——找一找我们住的地方在大公鸡的哪里?
——这是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呢?
——中国地图上的的“南方”和“北方”以哪里为分界线?
小结: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以秦岭、淮河为界限,分
为北方和南方。我们住在xx,是秦岭淮河以x,所以我们住在x方。
出示组图“南北大不同”,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南北气候的差异。
——在夏季的时候,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比较炎热,但是到了秋冬,南北方的差别就很大,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的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得怎么样?
——冬天的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的怎么样?
小结:在冬天,北方非常非常寒冷,经常下雪,人们外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而南方很少下雪或者不下雪。在最南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天,天气也不会很冷。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知祖国的广阔。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诗歌描述了我们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北方是谁的家?几月就开始下雪?说明了什么?(北方秋冬气温低)
——南方是谁的家?什么时候会盛开鲜花?说明了什么?(南方一年四季气温都比较高,四季如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时候,都做了哪些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真大。
——东西南北中是什么意思?请你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为什么能在同一时候做不同的事?
小结:中国很大很大,所以住在中国东边、西边、南方、北方、中部的小朋友们在同一时候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比如秋冬时节,南方的广东、海南天气还很热,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游泳;而北方的黑龙江已经很冷,开始下雪,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滑雪;同时西北边的新疆因为早晚和中午的气温变化很大,所以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鼓励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鼓励幼儿跟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呀,你爱我们的祖国吗?请你带着热爱祖国的心情朗诵诗歌吧。
2.组织幼儿分组朗诵诗歌。
附【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在同一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大班语言教案 篇2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要求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园语言课程指导丛书》中指出:“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教师所提供的支持是十分关键的。”本班幼儿随着知识经验的日愈丰富,不仅爱提问题,且喜欢与同伴、教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讲述活动中基本上能连贯、完整地讲述。但是在续编故事中,所创编的情节较平淡、简单,因此,我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选取了语言活动“老虎来了”,试图通过“根据所提供的故事结局来续编故事情节“这一支持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续编丰富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完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与想象力的.目的。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续编故事,对续编故事情节的想象活动萌发兴趣。
2。能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以及较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真倾听故事,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有大公鸡、小猴、小猫、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里玩耍的背景图片,大老虎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森林里的背景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森林是谁的家?谁能看着这幅图来说说这个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幼儿描述图片)
2。教师根据幼儿进行小结。
二、集中讨论活动:
(1)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1。播放“老虎吼叫”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来了?你觉得老虎是怎么样?
2。提问: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会怎么样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自由讨论。)
(2)个别幼儿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提出分组要求:
1、教师用符号帮助幼儿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故事结局:
◆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打跑老虎的?
◆小动物怎样逃跑才能躲避凶猛的大老虎?
◆老虎是怎样捉到小动物的?
◆为什么老虎跟小动物做了好朋友?
(1)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续编,每个朋友都参加,把自己的想法先用符号记录下来,再在小组中大声、连贯、完整地说给同伴听。
(2)使用符号记录的时候互相帮助,记录完了就坐下来交流。
(3)认真倾听小朋友的发言,评选“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2。幼儿分组活动: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声、连贯、完整地进行表达,提醒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
四、集中交流、分享:
(1)每个幼儿先自由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续编的故事。
(2)每组的“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附:故事《老虎来了》的开始部分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一天清晨,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了。小公鸡张大嘴巴“喔喔喔”地叫醒了小动物们。兔子、猫和小猴都是好朋友,它们围着一颗大榕树,在草地上高高兴兴地玩起来了。瞧,小猫在练跳绳,它一下一下有节奏地甩着绳子,越跳越起劲;可爱的兔子拍着大 ……此处隐藏3596个字……>
师: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在说什么呢?你们听——
1、 放录音:春雨的话。
2、 带领幼儿学说春雨的话。
3、 师:春雨的色彩这么美,也打扮出了我们美丽
的春天,到处都是美美美。让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春天还会在哪里!
4、 律动《春天在哪里》出活动室。
大班语言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鞋子,激发幼儿探索鞋子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故事情节合理续编故事。
3、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同伴的情感,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布置成“鞋子超市”。
2、根据故事内容制作课件。录音机、录音故事“皮鞋车”。
3、教师在网上搜集各种鞋子的图片,制作有关鞋子的课件。
4、表演用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谜语设疑,导入课题。
我有两只小小船,不用浆来不用帆;白天带我四处走,夜晚休息在床前。(鞋子)
二、放各种鞋子的课件,扩充幼儿的知识面。
a、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鞋子的图片,提问:“图片上有些什么鞋?”(雨鞋、皮鞋、四季鞋、休闲鞋……)。
b、到“鞋子超市”转一转后,提问:“你发现了鞋子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说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材料不同等。
三、运用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发展的情节。
a、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后提问:“小老鼠有了自己的皮鞋车,它会去做些什么?”(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创编故事结尾)
b、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后,引导幼儿给故事取名字。出示“皮鞋车”三个字。
四、听故事录音,提出问题:
a、三只小动物看见旧鞋子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b、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c、如果你看见一只旧鞋子会怎样做?
五、角色表演,理解故事内容。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根据故事发展的情节表演故事。
六、用“鞋”字组词,扩展幼儿的思维。
请幼儿说出带“鞋”字的词,如:凉鞋、童鞋、女鞋、男鞋、高跟鞋、滑冰鞋、舞蹈鞋……
七、游戏:“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鞋子”
a、请部分幼儿扮演某一年龄或性别的购买者,并用形象的动作表达季节特点或职业特点等,如:跑步运动员、跳舞的人、冻的发抖的人、在大雨中奔跑的人。
b、其他幼儿根据表演者的需要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鞋子。
小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鞋子。
【延伸活动】
1、请幼儿继续开展“鞋子超市”的游戏,进一步了解鞋子的多样性及其不同的功能。
2、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鞋子车、各种各样的鞋子。
大班语言教案 篇9活动目标
理解歌曲内容,并能口齿清晰地念歌词。
尝试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影子,对影子有一定了解。
课件准备:“马”组图;《影子黑》歌曲音频、伴奏及图片。
纸面教具:《马》。
材料准备:手电筒。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马”,请幼儿讨论三只马的影子,激发幼儿兴趣。
——这三只动物分别是什么?(白马、黑马、斑马)
——它们的影子会有同样的形状吗?
——它们的影子会有同样的颜色吗?会是什么颜色?
出示纸面教具《马》及材料“手电筒”,验证关于影子的猜想。
——用手电筒照一照这三只马,它们的影子一样吗?
小结:这三只马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它们的影子也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这三只马有不同的颜色和花纹,但是它们影子都是黑色的。
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影子黑》,引导幼儿发现歌词绕口的特点,鼓励幼儿清晰地念歌词。
1、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影子黑》第一遍,引导幼儿发现歌词绕口的特点。
——歌曲里唱了什么?
——白马是什么样的`?黑马是什么样的?斑马是什么样的?
——这首歌的歌词听起来有什么特别的?(绕口、有趣)
小结:虽然这首歌的歌词念起来有点绕口,但是很有趣。
2、鼓励幼儿看图清晰地念歌词。
——跟着老师看图慢慢念歌词。
——试着用快一点的速度再念一念歌词。
播放歌曲伴奏,带领幼儿演唱歌曲。
1、播放歌曲伴奏常速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
2、播放歌曲伴奏变速版,引导幼儿由慢到快演唱歌曲。
3、幼儿分组演唱,轮流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大班语言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能用“树真好”句式进行简单创编。
3.萌发爱护树木和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树木作用。
2.树真好PPT、四幅散文诗大图片、小树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梳理树木作用。
(1)观看PPT树木,提问|:“你喜欢树吗?说说你的理由?”
(2)倾听《美丽的树朋友》,观看PPT。
(3)整理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再次提问:“树木有什么作用?”
2.观看小路,初步凝练散文诗。
(1)观看无树的小路,引导幼儿思考: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有什么感觉?想什么办法弥补呢?
(2)感受植树后的小路变化,引导语言描述:小路旁种满了树,秋天来了,树叶变黄,风儿一吹,树叶一片一片飘落下来,树下铺满树叶地毯,我们用好听的'话说出来。
(3)用优美语言朗诵:树真好,树叶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休息,玩耍。
(4)引导幼儿变成小树,继续感受树木本领大。
教师:“树的本领真大呀,它可以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叮当,叮当,变变变,变成一棵树,你是什么树?”
3.分组操作,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1)观看四幅图,了解画面内容。
(2)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忙。
(3)分组操作,将小树贴在大图上,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内容。
(4)分别请四个组幼儿上来描述,教师分别用散文诗语言重复幼儿的描述。
4.欣赏散文诗,感受语言意境美。
(1)播放PPT,引导观察倾听散文诗。
(2)辨别有几句,每句有相同地方是什么?
5.拓展经验,创编提炼散文诗。
(1)树还有哪些作用呢?谁能用“树真好”做开头说出来?
(2)引导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绘画制作成好看的画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