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时间:2025-11-22 02:21:09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1

教学内容:第81、82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综合法思路分析应用题,初步培养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综合法思路分析应用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导:

1、口头提问题练习

同学们做了3种颜色的花,每种8朵,?

学生提问题,并列式解答。

2、师:刚才同学们补了一个问题成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你能再补充一个相关的条件和一个问题,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吗?

3、思考:一道应用题至少需要几个相关的条件?几个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同学们做了3种颜色的花,每种8朵,送给幼儿园20朵,还剩多少朵?

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根据和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

;根据和,可以求出。

汇报讨论结果,并让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思考:这道题和复习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揭示课题:今天学习的就是两步计算应用题。

2、教师:

提问: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我们是这样分析和解答的`呢?

再让学生看书,读一读书上的思考过程。

3、教学“想一想”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想一想。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一说第一步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让学生比较与例1的异同点,以及解题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二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十八第一、二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作业:

练习十八第三、四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2

教学内容:

第84、85页练习十八第11-17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综合法思路,学会正确分析和解答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比较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用综合法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揭示课题

2、出示:

停车场原来有15辆大客车,12辆小客车,开走9辆,还有多少辆?

①让学生列式解答

②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有几个条件和什么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变式练习

1、第84页第11题

①学生读题

②同桌互说怎样解答?

③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

还有不同的解法吗?为什么可以用连加?

2、讨论练习十八第12题

①读题

②这道题有哪几个条件?求什么?

③要求两天共织布多少米?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④这道题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练习十八第13题

①学生读题

②思考:

这道题告诉我们哪些条件?三年级去的人数与一年级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③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练习十八第14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讨论: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5、讨论连续两问应用题练习

(1)讨论练习十八第16题

①读题

②讨论: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用芸芸有邮票的张数做条件求第二个问题?

三、开放题

出示练习十八第17题:

(1)有165人

(2)30个座位的面包车

(3)45个座位的中巴车

①学生说出图意

②讨论:各种车各用几辆比较合适?你能说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12、15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3

教学内容:复习第6-10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巩固从问题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分析方法,能正确解答。

教学重、难点:找出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本单元学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应用题里数量关系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二、整理思路

1、做复习第6题

(1)学生读题。

(2)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说一说这两题可以怎样想。

(4)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为什么两题里求已经铺的米数算法不一样。

2、小结:

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还可以从问题想起,找出求问题的.数量关系,看哪个数量还不知道,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组织练习

1、做复习第8题,

(1)清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说说每道题各是怎样想的。

2、讨论复习第9题,

(1)看图,说说图意。

(2)这道题要先求什么?为什么?

3、讨论复习第10题

问:可以补充哪些条件?

补充成一步或两步计算应用题。

四、讲解思考题:

(1)说出图意。

(2)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3)妈妈比小英大几倍?妈妈比小英的多少岁?

(3)从线段图上,你知道小英是多少岁?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你进一步知道了些什么?

六、作业:

复习第7、9、10题。

……此处隐藏14652个字……、引入新课

如果去掉刚才提的问题,你会解答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①学生读题

②说说有哪些条件和问题?

③根据条件画线段图。

15棵

松树

6课

柏树

8棵

杨树

④求杨树有多少棵?就是求线段图上的哪一段?你会算吗?

⑤学生尝试解答

⑥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5+6=21求的是什么?

21+8=29求的是什么?

⑦同桌互相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⑧小结:这里的三个条件是连续比多少的,解答问题时,可以根据两个条件求出一个问题,再根据求出的.结果和第3个条件求出题目的结果。

2、教学“想一想”

(1)把第一个条件改为

①柏树比松树少6棵

②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

(2)学生尝试解答

(3)集体订正时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比一比

讨论:

(1)这三道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这三道题为什么都要先算柏树的棵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

(1)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答

(2)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十九第1题

⑴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答

⑵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作业:

练习十九2、3、4、5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答方法。即求两次剩余。

(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第一种方法。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意义。

教具和学具

写有复习准备的翻转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应用题(要求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

1.一个星期上5天课,4个星期一共上多少天课?

2.4个同学一共画了24张画,平均每个同学画几张画?

3.一本故事书有96页,已经看了18页,还剩多少页?

4.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学生解答后,教师把第4题添上一个条件“做小旗用去9张”。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设疑引入

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默读题,理解题意,接着教师设疑:“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有所不同,该怎样解答呢?”教师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试着分析解答,根据学生分析,教师同时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边画线段图边分析。

(1)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30-11=19(张))

(2)还剩多少张?(19-9=10(张))

接着教师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时将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分别写在算式上面。并请同学在图上亲自指一指“30-11=19”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19-9=10”是从哪一段去掉哪一段,剩下的又是哪一段。可多让同学们说说思路。

3.试一试,做一做

教师出示一个与例题同类题,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先根据图示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

幼儿园买来30个苹果,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先画出解题思路:

再列式计算:

30-12=18(个)

18-9=9(个)

答:还有9个。

再请同学们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4.做一做,想一想

教师出示下面两个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数学题,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下午卖出11筐,还剩多少筐?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又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5.归纳解题思路

在以上四个题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先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四道题都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题回答)再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用综合法思路试着分析。如“做一做,想一想”的第(1)小题,就可以让学生这样分析思路: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上午卖出后剩下的筐数,再用剩下的筐数减去下午卖出11筐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算出还剩多少筐。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结合具体题讲讲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就会使学生悟出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学会解题方法。

(三)巩固反馈

1.第一组题:教师打出投影,要求同学看图指出问题部分小明家里有图书35本,借给小兰10本,又借给小红5本,还剩多少本?

(1)画出借给小兰10本后剩下的部分。

(2)画出又借给小红5本后剩下的部分。

2.第二组题:列式计算,要求全班学生动笔完成

(1)学校有64盒粉笔,六年级用去8盒,五年级用去10盒,还剩下多少盒?

>(2)商店里原有玩具85个,第一天卖了26个,第二天卖了18个,还剩多少个?

3.第三组题:算一算,比一比,要求学生回答

(1)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游上岸8只,池塘里还剩几只鸭?

(2)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游上岸14只,池塘里还有多少只鸭?

(3)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从岸边游下6只,这时池塘里有鸭多少只?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教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初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这部分教材安排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第一种解法,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

采取以旧引新、设疑引入、尝试讨论、思路、巩固反馈等教学层次,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每个活动中逐步悟出思路,学会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中还注意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这样既分散了难点(使学生根据直观图,很快找出中间问题),又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三)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