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时间:2025-08-20 15:15:06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篇1

11月22日我有幸参加普定县教育科技局组织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暨心理健康培训会”,在四个专家的精彩的演讲中我体会到了很多:

首先是湖南省中小学发展中心的黄佑生老师,他带领我们学习了习在教师节上的重要讲话: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认识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从这几句话中我知道了做一个老师特别是做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意味着什么,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对国家意味着什么。我作为一个小学老师,是在孩子发展的最初也是最重要阶段,在知识上我必须教给我的学生丰富的知识,在做人上我也必须以身作则的做好的他们的榜样,让他们知道如何做好“一个人”,知道一个人不止要有丰富的知识,最主要的是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我不能让我的学生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而是国家的累赘甚至的祸害,我必须把他们教好。要教好他们我得做一个好老师,一个好老师应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有广博而精深的学科知识支撑的专业世界;一个是有热爱、善良、平等、民主、关爱组成的健全人格。作为一个好老师也不能一味的对学生好,我们也必须坚守我们的底线,追求崇高的师徳,因为一个有徳无才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有才无德不能当老师,我们必须以徳育人。

良心做教育,大爱做小事,做好自己该做的,做好自己能做的,不误人子弟,这是师德底线。要做就要做一个细节、习惯和精神存在的老师。做一个幸福的老师,积福功德,给学生带来美好幸福,给自己及家人快乐幸福。做老师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痛苦,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幸福也就在那里。所以我们对我们的工作必须要有信仰,职业信仰是一个人生命和职业的质量,有信仰,生命才会厚重,职业才会有精神,工作效率也才会高。那么我们如何教育我们的学生呢?

一、感恩:1、感恩教育感恩学生;2、感恩同事和同行—相互成全,共同成长;

二、敬畏:1、敬畏生命尊严;2、敬畏教育和成长规律;3、敬畏孩子无限发展可能性;

三、关爱:1、关爱孩子;2、爱是终身,是一辈子;3、爱上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4、爱是公证的对待每个孩子;

四、学习:随时随地都要为自己充电,补充自己的不足,丰富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

黄老师让我体会到,原来做老师也没有那么难,只是觉得责任重大,良心教育啊!

一个退休了依然活力四射的老教师李凤霞老师,她大概有60岁了,但是在舞台上依然活力四射,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的,演讲得非常的精彩,虽然是下午,但是所有的老师都听得津津有味的,感觉没有尽兴。

师德没有那么难,爱我所在的学校,爱我所教的学科,爱我所教的学生就够了,这就是师德。做老师也没有那么难,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就可以了,就看你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老对待你老师这个职业了,心态对了你就会做一个快乐的老师,心态不好你就是一个抑郁的老师,你的学生也会是一个抑郁的学生,就是这么简单。要想较好学生,就得会用学生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他们,会用自己所需要的方式去爱学生,这样的话不止是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有了那么多学生的爱,你还会觉得不快乐吗?

盘老师则是教会我们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是我们没有找到教他们的方法而已。学校开展“养心课堂”是很必要的,现在的.孩子,特别是我们这些工作在农村的老师,我们面对的几乎都是一些留守儿童,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回家也没有大人的辅导,还要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学习,可是做完作业以后已经很晚了才可以睡觉以至于白天上课的时候没有精神,上课老师讲解的知识就会半知半解又不好意思问老师或者同学,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就会下降,也会越来越不爱学习了甚至讨厌学习。“养心课堂”可以帮助他们知道虽然父母没有在家陪着他们,但是父母任然很爱他们,父母在外打工都是希望可以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他们应该觉得幸福,知道只有好好学习他们才可以对得去父母的辛苦。“养心课堂”还可以帮助我们的家长知道,光是给孩子钱是不够的,因为你不可能一辈子都拿钱给他们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得到好的教育,但是这个教育不是说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的,因为对孩子来说光有学校老师的教育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家庭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还要重要,学校老师只是教给他们知识和教会他们如何做好“一个人”,但这只是简单的教育,重要的还是父母在他们的身边时时教导,以身作则,时时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各个时期的需要和心理变化,这样学校和家庭结合才可以真正的教好一个孩子,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一个以后可以独立的孩子。

最后一个是一个心理教育老师,她教会我用一颗积极的心态对待我身边的任何事,随时保持身心轻松。这样才可以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幸福的老师,也才会教好我的学生,生活才会是阳光明媚的。

这次的培训,无论是哪一个老师都讲得非常的精彩,他们都非常的优秀,我很感激他们愿意把他们这么多年做老师的心得告诉我们,对我这种刚刚做老师不久的新老师,正在老师这条路上摸索的过程中,我到底该怎么做一个老师?我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等等一大堆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堆着,感觉我的大脑内存都存满了快要死机的时候可以听到这些老师们是怎么做老师的,他们的丰富的经验。正好帮我解答了很多的问题,真的很是谢谢这几位老师。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篇2

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作为教师,也一样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同理,作为学生,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我认为要做一位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自己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好的多。

由此推断,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高尚教师道德的人。

要让学生接近你,除了高尚的`教师道德,教师的学识、权力、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我认为,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永远不如道德重要。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但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 ……此处隐藏10888个字……的大门,引导他们不如人生的征程。也让我能在从教的道路上走得无怨无悔。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篇12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总要做点什么,而无论做什么都是有思想意识支配的,而支配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一般有两种境界,这就是世界观的境界和人生观的境界。从世界观的境界说,人们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主要与客观的科学统一,才能确立想问题办事情的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从人生观的境界说,人们要有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如果生活中使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那么无论从世界观的境界还是人生观的境界来说,都应该理解到:教师职业是一个充满自我牺牲的职业,在这一职业中的我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业绩,而是成就“他们”(即学生们)的业绩,使他们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这些学生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当教师的才能够体会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体会到教师职业给予的慰藉。但是在市场经济这一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学生的成就给予教师职业的慰藉主要是教师心理的“自我感受”,这一“感受”在功利的驱动这种方式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无助和无力。加上受社会上各种党小组因素的影响,使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教师也程度不同的沾染上了“金钱至上”、“享乐主义” 等思想,有少数教师甚至把师生关系变参展了丑恶的“金钱关系”这就严重地污染了学生们纯洁的心灵,污染了学校的育人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实效。

当然,我们不能把教师正当的个人利益也当作“金钱至上”来加以批判。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有“功利”的追求也是很正当和正常的事情,但这种“追求”必须以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正当利益为前提,为个人利益的追求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服务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时还必须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怎样正确地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个人和他人的关系,除了法律规范外还有道德来规范。作为教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应大力提倡热爱学生,关爱学生,这一传统美德。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最主要的美德。如果我们深层次地思考一下,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造就新一代。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群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喜欢学习,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具丰富情感、个性独特的群体——青少年;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凭着自身的个性、知识、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由此可见,教师的劳动就是教育人、塑造人,教师才因此获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教师这种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热爱学生。同时,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也规定了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的特殊性,由于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主导方面,热爱学生成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也就自然的成为调整师生关系的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我们再深层次的思考一下,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由于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老师,只有主客体感情和谐一致的时候,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才能形成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良好的互动佳境。由于教师热爱学生,就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这时,教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把教师的表扬看作鼓励,把批评当作爱护,表扬和批评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学生就会把表扬看成是“哄人”,把批评看成“与人过不去”。在这种关系中,批评和表扬都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教师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健全在和谐师生关系上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同时这种爱的积极情感又具有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的功能。热爱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动力基础,促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德识、才学等各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热爱学生的最实际的行动。一般来说“向师心理”是学生的天性,因而教师的政治观念、思想品质、穿着仪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是特别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师倡导的做人的道理、教师倡导的道德要求、教师倡导的为人准则、不仅通过教师的语言,更重要的通过教师自身的表现来强化学生的认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正如俗话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难行”,“身教重于言教”,这就使热爱学生的积极情感成为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内在动力,使教师成为人格品德的楷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付出,同时也是自己的收获。

立足于热爱学生的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育这项工作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也才能在教育中获得喜悦。让我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心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才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是因为爱,所以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所以,热爱学生,才能获得教育的喜悦。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篇13

一、热爱教育事业。

每一位教师首先都应做到爱国守法,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才能“乐于奉献”。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计报酬的付出的'。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

二、为人师表。

小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我们的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们产生影响,甚至影响一生。所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为人师表。

三、要关爱学生。

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待那些学困生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言行过激,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大力表扬,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对待生活上有困的学生,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的双手鼎力支持。当孩子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要有牺牲自我也要保护好孩子们的精神,总之我们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关爱每一位学生。关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

四、终身学习。

新时代新理念,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要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参加进修学校和国家安排的各项培训活动,在学习中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