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随笔

时间:2025-10-11 04:30:09
教育的随笔(集合15篇)

教育的随笔(集合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的随笔1

外研社第五册Module 4 Unit1对话展示的内容很适合孩子进行表演,于是在课堂上,我以让孩子掌握台词的形式组织教学,强调小组合作,设计Sam,Amy为抢夺Red

T-shirt争吵时的语气,拉扯时的动作,告状时的表情,体会Ms Smart 劝解时的语句,更强调表演时准备好道具,包括抢夺的衣服,晾衣绳等,要求课后好好排练,下节进行汇报表演。

今天下午第一节是六班的英语课,我提前到班里候课,并想着选哪几个小组进行展示。此时小远走过来说:“Ms Wang,我都找不到我们小组表演的同学,都下去玩了。可是我们还没排练好。”我一边催促他去找组员进行排练,一边了解别的小组排练情况,很不理想,大多数表示待会上课不敢上台展示。离上课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了,若等到上课后旧事重提,批评教育,又耽误时间,又没有实质效果。

转念一想,自己教了七个平行班,同时进行相同的课时,有很强的可比性,有的班级小组合作表演的很出色,有的班级表演水平很一般,有的班级甚至没有小组进行展示,怎样即能共享好的资源,又能让他们见识一下同龄中的高水平,

此时我想起三班有一个小组合作特别棒,而且是脱稿表演,对!应该让他们见识一下成功的范例。于是当机立断,

跑去到三班,和该节老师商量,为这一小组同学情五分钟假,特邀该合作默契,表演成功的`小组到六班进行巡演。作为特邀嘉宾,既显三班的实力,又壮三班的威风,很快就沟通成功。这边上课铃正好响起,六班的孩子正纳闷为何有别的班的孩子一起来?

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特邀三班的一个小组来咱班进行课本剧展演,一定要认真观看,思考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真的是临时突击,三班这一小组临危不惧,机智处理道具难题,脱下自己的衣服当道具,在黑板上画出晾衣绳和悬挂的两件红色体恤衫创造情景,但背下来的课文真是顺手拈来,脱口而出,表演时怒目圆瞪,激烈争吵,指手画脚,用力拉扯,和善的劝解,真诚的道歉,迎来了热烈的掌声。巡演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送走三班的孩子,面对六班的全体,“大家有触动吗?Ms Wang为什么请他们来咱班表演?他们的表演有哪些值得咱们学习?”孩子们在分析着,发言着,都表示要向他们一样,甚至要超过他们,成为明星一般,能到其他班展演,好,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的话锋一转,“想不想欣赏咱班的表演?有哪些小组踊跃展示?”果不出所料,大多数都低下了头,不敢和我目光对视,“孩子们,我们都知道不打无准备之仗,别人表演成功是因为提前进行排练,用心准备,咱们只想要结果,都不去付出,那怎能有实力和别人比拼?老师希望大家吸取教训,好好想想,我决定,多给咱班一次机会,本节暂停演出,课后好好准备,下节再开始展示,OK?”

在一片OK声中一致通过,孩子们,期待下节课的精彩展示哦!

教育的随笔2

在幼儿园,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听听孩子们怎么说:“张老师爱笑;赵老师喜欢和我们玩游戏;李老师关心我”等等。

但是,也有一些刚刚踏上幼师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不知道怎样和小孩相处。上班也有些日子了,小朋友就是和自己不亲、没那么热情。

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传授给你们一些秘诀吧。

用各种方法记忆幼儿姓名

记住幼儿的名字,是打通你和幼儿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通道。当你喊出幼儿的名字时,幼儿也就对你有了印象。那么幼儿才会更听你的话。

我们可以这样做:1、利用每天早上的晨检时间,和幼儿拥抱一下,顺便记忆幼儿的名字。利用早点前的点名时机,重复点名,刻意记忆。2、利用每个和幼儿聊天的机会记忆幼儿的.名字。聊天的内容最好是关乎幼儿本身的。3、利用活动课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加强对幼儿名字的记忆。4、先记住班里几个调皮幼儿的名字和几个能力最强的幼儿的名字,这样既有利于你管理好幼儿,又能帮你快速记住其他幼儿的名字。

掌握幼儿的基本情况

幼儿的基本情况,你要做到心里有数。比如:哪个幼儿比较调皮,哪个幼儿家里有特殊情况,哪个幼儿有哪方面的障碍等等。

如果是小班幼儿,那就要和他们的父母多交流了。如果是中、大班幼儿,可以去问问他们原来的老师。多了解一些幼儿的发展状况及特殊表现。

这样,你就可以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幼儿的管理方式,更好的适应他们的特点。让每个幼儿都能从心里喜欢你,信任你,认可你!

多和幼儿聊天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间隙时间,和幼儿聊天。在聊天的同时,你既了解了幼儿的基本情况,又了解了幼儿的喜好。

而幼儿会因为你对他的特别关注,而对你有更好的印象,把你当成他的朋友,从而更愿意亲近你,更乐意和你在一起。

用爱关注幼儿的衣、食、住、行

你做了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你既是一名老师,又是幼儿的全职保姆。幼儿的父母把幼儿交给了你,那么你就要对幼儿负起责任。

你要演好幼儿“父母”的角色,用最深的爱来爱护幼儿,照顾好幼儿的衣、食、住、行。你付出了深深的爱,幼儿一定会回报你浓浓的情。

游戏——带你快速打入幼儿群体

幼儿都比较喜欢做游戏,所以利用做游戏来拉拢幼儿的心,也是最有效的和幼儿成为一体的好方法。你只要和他玩,他就会喜欢你,进而也就会在其它活动时,给你最好的支持。很多传统的游戏,不需要做多少准备,就可以开展。在做游戏的同时,幼儿就会在喜欢你的分数值上加上几分。

讲故事——让幼儿崇拜你

不管是小班还是中、大班幼儿,他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如果你做好了准备,记住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他们听,那么他们会非常崇拜你,而且会在心里记住你这个会讲很多故事的老师。

这样,就能和幼儿尽快拉近距离,从而更好的开展你的其它活动。

教育的随笔3

开学两周,发现以前课堂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的一个女孩——表现不好,上课不注意听讲,每次提问都心不在焉,第一次因为说话提问她不会,我课后提醒了她,并要求她每天写五道题。一直以为不过是孩子贪玩,刚一开学还没有收回来心,而且这孩子特别有心,提醒一回可以管一个学期。

可是今天发现她上课又不听讲,还和同桌做小动作,多少心里有点来气,上课一直罚站她,下了课在班里又说了她,可是发现孩子表情不对,不像以前即使批评她,也会用亮晶晶的眼睛瞅着我,眼角弯弯带着笑。这次孩子一直低着头,一点也没有反应。感觉不对劲,领她来了办公室。

总觉得应该是孩子家里有些问题影响到了她,因为知道她是单亲 ……此处隐藏4689个字……排队你帮老师让他们排好队好吗?”柔柔这才高兴地点了点头。

现在的孩子对于“第一”会这样的敏感可能是每个家长或者老师经常给孩子灌输的词语,使得孩子们总认为第一才是最优秀的,于是争着站这个位置。

想不到,在这小小的“排队”里还有这么多的内涵,看来孩子的小脑袋中还真藏着不少秘密在等着我们来发现呢。针对这个问题,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第一”。那么用什么方法让他们主动放弃这样诱人的位置而互相谦让的排队呢?我们怎么让大家不争不抢呢?在活动中我试想几点:

1.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站第一;

2.可以轮流站第一;

3.遇到不讲理的孩子,教师可以用转移的方法,鼓励他帮老师一起管理小朋友。

通过一段时间对孩子们的培养,孩子们再也不你挤我我挤你了,知道只要表现好谁都有机会站在第一,也很快就站好队了。

教育的随笔13

每次我上早班,我都满脸笑容地迎接每一位幼儿的到来。

记得一天早上,我在教室门口远远地看到我们班的李溢龙来了,可到了教室门口,他却不愿进教室了,嘴里嘟囔着,说肚子不舒服,肚子很疼,他的妈妈看到我来了,就把我拉到一边说:“林老师,我们阿龙今天装肚子疼,不肯到幼儿园来上学。因为昨天身体不好,拉肚子,在家休息,今天好了,可是他还不想来,就装肚子疼。老师你的帮我想想办法吧。”我说:“你先回家去吧,这里交给我了。”说完,李溢龙的妈妈走了。我走向他,牵着他的手进了教室,可是他还是往后缩。我蹲下来说:“李溢龙,妈妈刚才和林老师说好的`,今天你如果在幼儿园里肚子疼得很厉害,就打电话给她,她带你到医院里去,现在你的肚子不痛,就要跟老师学本领。”我又说:“李溢龙,如果你的肚子真的很痛就要和老师说,老师会通知你妈妈带你到医院去看医生的,医生给你打针,明白吗?”我特意把医生给你打针说得重一些,果然,一直到放学他动没有说一声肚子痛。

李溢龙真的肚子痛吗?不是。他是有时侯厌恶上幼儿园,是因为他享受着另一个愉快的刺激。李溢龙的刺激就是在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平时习惯了讲脏话,习惯了上幼儿园就得用买零食做替换条件,久而久之,若家长不顺从,他便会想出各种理由拒绝上幼儿园。

所以家长在家不能过分地宠爱孩子,更不能以买零食或玩具来换取自己孩子上幼儿园的条件。

教育的随笔14

早晨,我张开双臂,把一只只像小鸟般的孩子拥进我的怀里,忽然,它用手在本身和我的头之间比划着,惊奇地说:“老师和我一样高!”之后,立刻有好几名孩子跑过来和我量高,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老师比你们高还是和你们一样高?”“当然是一样高了!因为这样我能够看到我跑偕老师秋水里了!”“我能够对老师说说心里话!”“我能够亲一下老师!”

我的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原先,孩子的心田世界竟这样富厚:渴望亲密而接近、渴望倾吐、渴望领有老师的爱,这是每个孩子的心愿。而只要蹲下来,就能满足他们小小的心愿,让他们的心田丰裕着无比的欢愉。

老师们,告别居高临下,告别挺直的`腰板,弯下腰,蹲下来,走进孩子的秋水里,你会发明,在每个孩子的秋水里,你是最美的!

教育的随笔15

一份调查显示,现在在小学里,约有1/4的学生说不出校长的名字;初中和高中学生能说出校长名字的要略多些,但也只有一半左右。

再从事情的另一面说。据我所知,现在的校长,特别是规模较大学校的校长,工作都很忙。但他们并不完全忙于学生工作,很少主动与学生接触,有些校长甚至不屑与学生接触。因此有学生抱怨说,只是在开校会时才得以“仰望”校长;也有学生说,他们被校长抓过“违纪”,感觉校长总是一张严肃冷峻的面孔。很多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但那些“摆设”往往早已经锈蚀斑斑了。一些学校的校长室设在办公楼深处,很少有学生光顾,好像也不想让人找到。校长与学生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现在的校长们多数时间在研究如何管理学校,跟副校长们、中层干部们讨论学生问题,却很难走进学生中间直接去了解情况;有的校长被外出开会参观等事务占用了大量时间,而这些似乎反倒成了他们的主要工作;有的校长把应付各种达标检查当作优先考虑的工作;也有的提出“教师第一”的理念,一切工作围绕“教师发展”而展开。我认为,这些都是认识上与工作上的误区。

校长是教师的校长,还是学生的校长,抑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呢?我认为,校长首先是学生眼里的智慧长者,其次才是教师的“头儿”,然后才是其他角色。因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校长首先应该与学生多接触交流,走到学生中间去,与他们促膝谈心,为他们的成长出谋划策,同时也要扑下身子为学生服务,这是校长的本职工作。校长应该了解学生校内校外的各种情况,如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师生关系、生活情况、群体与个体的思想动态等,这些才是真正的第一手资料。校长在进行学校工作决策时,应该把调研到的情况当作最重要的依据。

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最高管理者,要与学生打成一片,避免“高处不胜寒”。无论事务多忙,都应该拿出一定时间与学生接触,努力创设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校长在学生面前,不光要有严肃,更不能少了慈爱。校长作为学校的权威与优秀教师的代表,自身有丰富的阅历与人格魅力,与学生进行谈话,会让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受益,有的`话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据调查,多数学生把跟校长的谈话看得很重,如果他们在校期间能和校长推心置腹地谈上一次话,常常会成为一生的记忆。曾经有一位中学老校长说,一位学生从海外回国后,首先看望的人是他。这位学生表示,自己如今能在国外的一所著名大学任教,学术上能有所成就,与上中学时和校长的一次促膝长谈有关:老校长“如何成就人生”的一席话让他终身难忘,成为他不断进取的动力。

为了真正与学生“亲密接触”,校长应该兼任课程。校长都是教师中的佼佼者,他们有能力教好课,也有能力做教师的标杆。上课是与学生接触的最好机会,等于开启了了解学生的一扇窗口。

校长应该成为青少年倾诉的对象,为他们的成长解除困扰疑虑。与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少年在一起,应该是校长的工作乐趣,也是校长展示个人魅力的机会。

其实,校长与学生接触的方式很多,见面打个招呼问个好;到班级中听课,就近观察学生学习与思想状况;在课外时间走到学生中去,教室、宿舍、操场等学生活动的场所都是交流的地方,亲切才容易让学生敞开心扉,校长还可以开座谈会,与学生展开对话,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也可以设立“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开展问卷调查,等等。网络时代,电子媒介如QQ群、微信、Email等多种工具和方式,互动性强,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有的校长在线上开设“假如我是校长”的主题讨论会,引导学生以书信形式向校长和老师倾诉心声,进行感情沟通和交流,受到学生欢迎。

话说回来,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给校长松绑,让他们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才能有时间有精力专注于学生,专注于学校管理。在考核校长时,应该把他们与学生的交流接触情况当作一个重要的依据。

同时,校长们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心做学生的贴心人。

《教育的随笔(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