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随笔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母亲节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亲节随笔1母亲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她们在人生的路途上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理解,因为她们所承担的事务太多,精力是不可允许的世上只有妈妈的情和爱是最纯最真最长久的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要爱自己的妈妈和身边所有的老妈妈。
小时候,妈妈每时每刻生怕孩子饿到了,冷到了,伤到了……无一不担心,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妈妈再饿也舍不得吃,都要留着给孩子吃,只要能让孩子开心,再累再苦妈妈都不怕也从不埋怨,孩子的成功让她的皱纹舒展,她默默地无私地将人生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管他孩子的爸在还是不在,有丈夫还是没有丈夫,她都一样把孩子的一切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每时每刻都心系着孩子的安危和快乐,从没指望孩子给她多大的回报。
过年过节了,妈妈希望孩子们能回到她的身边,吃她做的饭和菜,喝她烧的`水,她想看看孩子们是不是过得快乐和充实。收获了还是付出了,她想给孩子们建建议,多几番嘱咐和关照。她没希望孩子们给她带多少她没有吃过的或用过的东西她用她吃,她根本没想要孩子把她所付出的收回来,作为儿女应该抽空多与妈妈谈谈心,多一个电话或多一次见面,就多一番安慰和亲情,少一份牵挂和思念,让她放心、开心、宽心,不要让她的白发白得那样快,不要让她的期盼变成无终的等待或失望。
农村里,好多老妈妈带着他们的孙子,口朝黄土背朝天,满手的死茧从没个歇息,全身的汗水没个干,背负着没文化没技术没温饱的苦日子,他们好想儿孙们不再重复她那样的路,她们从没埋怨过谁,也从没奢望过什么美女人生,她们眼里只有,能劳动、庄稼有收获、孩子们听话、争气就是她们的光荣,就是女人的骄傲,什么胭脂粉末从没希求过、也没稀罕过,满身的汗味,蜡黄的、黑瘦的皮肤,驼背身子,什么苗条之类的言语她们不曾追求,也不奢望。她们的心都很纯朴、思想都很淳厚,她们的身上明显标志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她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一些年轻人看不惯她们,认为她们太古板,太原始,那样的作法和看法,错了。造成老妈妈们的命运的,不是她们自己,而是社会历史和生活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应该多关心她们才是!
每个人都会老的,一但老了就会力不从心的,特别是女同志,有的失去了老伴,有的身体不行,作为儿女应该无时不刻地关心她们,当然也有的老妈妈没有子女,作为身边的人也应该把她们当作自己的母亲看待,多给她们一点温暖和爱,让她们感受人间余温,因为她们也曾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她们的贡献,即使不出色,但还是焕发了她们的光,在她们生命之光快要结束的时候,不能就把她们抛弃,不能把她们的功劳完全忘记了……
我爱很我的妈妈,也很爱我身边的所有老妈妈,母亲节我祝天下所有母亲幸福快乐!
母亲节随笔2母亲,多么让天下儿女敬仰的字眼;母爱,多么像哺育我们成长的宁静港湾。
母爱是纯洁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只知道给予而不企求回报的。
母爱像春天的暖风,吹拂着你的心;母爱像绵绵细雨,轻轻拍打着你的脸面,滋润着你的心田;母爱像冬天的火炉,给你在严冬中营造暖人心意的阳光。
人世间的儿女们,望着两鬓斑白的母亲,哪一个不辛酸至极呢?
母亲赋予给我的爱实在、朴实、严厉,有时还有点诗情画意。
恍惚中,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我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那是母亲在辛勤工作;我看见一个疲惫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编织寒衣;我看见一个欢快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学习进步而高兴。
细细回想,在我的生活中,哪一天又少了母亲的身影?每当我哭时,妈妈就安慰我;每当我感到像一只孤弱无助的小鸟时,妈妈就张开她那宽广的臂膀,给我温暖和爱的`气息。
有一次我们学校里打针,结果我晕血。那时正值中午,妈妈听说后,二话没说,连中午饭都没吃就匆匆赶到学校,背我去找医生,后来妈妈请假在医院陪我。当时我看见妈妈很伤心,不知为什么,我也感到一丝心酸。
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回到家,还没吃,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妈妈切好瓜后,先给了我一块瓜籽少,瓜肉甜的一块。她却吃瓜籽多,瓜肉不是很甜的一块。
但母爱有时也会是严厉的。我一直有粗心大意的不好习惯。有次,我在学校上体育课后不小心丢失了衣服。回家后,妈妈狠狠批评了我一顿。但我知道,妈妈其实也很心痛,她也不想骂她的儿子,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母爱是爱里面最伟大的一种。儿女是母亲用自己的爱浇灌而成的花草,儿女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每一滴爱。母亲,一生为儿女护航,默默在儿女背后为儿女导引方向。
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我们所能报答得了的吗?正如《游子吟》所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节随笔3草长鹰飞的春天过去了,初夏的阳光热烈地挥洒着。空气中弥漫着康乃馨的味道。
五月是感恩的节日,是母亲的节日。
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它就像一首经典的曲子,永远流淌在子女的心间。
小时候我很胖,在妈妈的悉心照料下很少生病。
那一年的冬天,我1岁半,已经有30多斤了。那天傍晚妈妈正在厨房做饭,我有些困,闹起脾气。奶奶偷偷塞一块水果糖给我,平时妈妈都是把水果糖弄碎给我吃,所以我并不会吃整块的水果糖。结果糖卡到嗓子里,瞬间,我就憋的脸通红,爸爸怎么也抠不出来。
妈妈一个箭步冲过来,用左手倒提起我,然后右手拍打我的后背,爸爸趁势把手指压到我的舌头上,糖“扑哧”一声掉了出来。妈妈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紧紧地抱住我,浑身哆嗦,眼泪哗哗地淌下来。不知所措的我紧紧抱住妈妈的脖子,再也不肯撒开。
30多斤的我,妈妈左手是怎么提起来的,妈妈自己都有些惊讶。
是母爱,是母爱的`力量,让弱不禁风的妈妈那一刻成了大力士。
小时候调皮的我,让妈妈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救我于危难中。呵呵,从踩翻的椅子上接着我,从倾倒的床头柜上拎起我,从拽倒的饮水机下抢出我……妈妈就是那样冲锋陷阵,从一次次危险中保护我,因此总是弄得自己伤痕累累,她从没责怪我,第一句话总是:“宝贝,害怕了吗?然后告诉我有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要是妈妈不在身边,就会牺牲啦,永远也见不到妈妈了。
妈妈是我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她总是替我着想,留意着我的任何变化,引导着我快乐前行。
而我总是不耐烦妈妈的啰嗦,不肯改自己的缺点。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再提醒,引经据典来劝告我。
一路走来,发现妈妈都是对的。
没有妈妈就没有快乐的我。妈妈请原谅女儿的无知和幼稚,现在我长大了,以后不惹您生气啦。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做一个有道 ……此处隐藏6798个字……一个人,去母亲旁边,坐在坟边,和母亲说些话。我有很多的话,想对母亲说。
前几天去泗水青龙山,早上在山脚的山庄起来时,忽然有了想爬到山顶的冲动。一个人沿着石阶路慢慢往上走,走了一小段,看见左侧有一段开阔地,信步走进去,几十米后是一个墓碑,墓碑上方是六十度以上的斜坡,杂草树木丛生。几乎想都没想,我沿着斜坡的.野路往上攀爬。走了一段,才发现这段路越来越陡峭,很不好走,且有滑落的危险。我需要仔细观察,抓住上方的山石、小树或杂草,每走一步都要想好下一步的路线,越走越难。扭头向下回去已经不可能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上爬。一会到了一处满是山枣树的地带,山枣树上满是枣针,一不小心,腿和胳膊都被枣针挂住了,手上也被扎了几个。强忍着疼痛,把山枣树慢慢移向一边,用脚踏住,从荆棘遍地的枣丛中爬了出去。
心里很有几分后悔,这不是自讨苦吃吗?明明有好路,非要走野路。不过没有回头路了,也不知道还要走多久,只好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仔细选择路线,慢慢往上爬。
如此又爬了十几分钟,终于看到石砌的台阶路了,我像翻墙一样,努力攀上去,大口喘着气。
接下来不走野路了,走石阶。
手背上扎了不少枣针,一个个拔下来。走在宽大的石阶上,感觉轻松而惬意。
青龙山不太高,一路小跑着,一会就到了一个小山顶。
站在山顶往下眺望,云雾蒙蒙,郁郁葱葱。对着空旷的山谷,我忍不住大声喊着,“妈……”
回声在山谷间盘旋激荡,绵绵不绝。
母亲,您听到了吗?
爬山,走野路,呼喊母亲,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生活依然继续,我和往常一样,每天忙碌于工作中的大事小情,每天也读读书,听听英语,抽时间打打球,也和朋友经常聚一聚。生活中依然还有欢笑。
一个人静下来时,我却总是想起母亲。手中时常拿着母亲用过的顶针,轻轻摩挲,很有几分温润,如同轻握着母亲的手。
我还是忍不住想起母亲最后的时日,想起我照顾不周之处,想起医生的种种失误,十分的懊悔和惋惜。我甚至写了一封申述信,准备和医生讨个说法。那封信一直没有发出去。
母亲毕竟八十岁了,很难把责任完全推给医生,医生的失误很明显,但也不是主观故意。我不想要经济赔偿,母亲更不能死而复生,那投诉的意义又在哪里?
今天是母亲节,我很想去母亲的坟前,和母亲说说话。我想知道母亲的想法。
魏晋时期的王裒,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以前觉得上面的故事不可思议,现在我明白了,也理解了。
我也很想这样做。
远在天堂的母亲,您过得还好吗?
母亲节随笔13是谁陪我们栉风沐雨,静看春华秋实?是谁为我们驱寒散热却独自承受坎坷?是谁忙里忙外,脚步匆匆?是谁日渐苍老,为我们面容憔悴?我们是否已经感觉到了,那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那慷慨的母亲,慷慨到把母爱化作光环,永无终点,那也是我们吝啬的母亲,吝啬到只愿咀嚼生活的艰辛,永不言悔。
小时候我非常地娇气,霸道,任性,爱使小性子,每天要这要那的,还挑三拣思的,不知满足。记得有一次,我看见隔壁家一个女孩戴了一顶小辫子的帽子,我好喜欢;于是,我问她那是哪来的,她告诉我,那是她妈妈帮她打的。
我听后,拔腿就往家里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并要求妈妈也要帮我打一顶那一样的帽子,查妈妈却告诉我她不会打,我气愤地说:“那为什么人家的`妈妈会打呢?”说完后就哭起来,往房间里跑去,把自己关起来。
第二天早晨起床起,我看见床头边有顶新的帽子,我十分地高兴并把它戴在头上,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你不是你不是打打好吗?”还没等妈妈回答,我就跑出去打那个女孩,和她帽子进行比较看谁的漂亮,一比较起来,她的帽子略胜一筹,因为她的那个辫子很长。
母亲节随笔14“亲爱的妈妈,谢谢你每天给我做饭,给我买玩具,给我讲睡前故事,你是全世界最好最好的妈妈!”
这是在美国洛杉矶一所公立小学读二年级的皮特写给妈妈的信。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美国的“母亲节”,今年是5月8日。“母亲节”之前的这一周,7岁的皮特在学校的手工课上只忙活一件事——给妈妈制作一本小画书。
在他花了一星期精心制作的这本书里,皮特用彩笔、贴画等精心绘制图案,用稚嫩的字体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封给妈妈的信和“我爱你”、“谢谢你”等句子。
“母亲节”这天,皮特班上每位同学的妈妈都会收到孩子制作的`充满爱意的小画书。在美国,几乎所有学校的孩子都会给妈妈制作“母亲节”礼物。
“对孩子来说,母爱是与生俱来的,是孩子从小到大习惯拥有、却不容易察觉的东西,”皮特的班主任哈斯勒女士对新华社记者说,“母爱在生活中虽然无形,却无处不在。通过庆祝‘母亲节’、给母亲制作礼物,可以帮助孩子张开心灵的慧眼,‘看’到母爱。这种张开心灵慧眼的能力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孩子察觉世界上的爱,懂得感恩,学会爱别人。”
对于母亲来说,爱孩子、给予孩子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似乎天经地义。这种无条件的爱不通过教育启发,容易被孩子“习惯性忽视”。有的孩子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父母曾经为自己付出了多少,正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
“母爱其实是一种最为普遍常见、却不应被视为廉价的特殊的教育资源,”哈斯勒说,“我们作为学校老师,希望利用‘母爱’这一教育资源,启发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给予自己的爱,用爱和感激温暖他们的心灵。只有被爱充满的心灵,才能把爱的光和热再带给别人。”
由于老师的引导和教育,皮特班上的每名学生都非常认真、专注地给母亲制作了自己最有创意、最美丽的小画书。
年复一年,“母亲节”给妈妈制作礼物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孩子们学会了“爱”。
母亲节随笔15母亲节后的星期一,女儿回家时,手里捧着一个瓷器小花瓶,里面插着三支康乃馨和一小束满天星。
幼儿园在母亲节那天专门举行了庆典,提前就发邀请函希望父母参加。对于这类集体活动,我其实主张一次不拉参与的,但每次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成行。这次是因为误会。女儿带回邀请函的那天,她执意不肯把信封给我,说只能给爸爸。估计是老师吩咐的。但当天她爸爸回家的时候她已经睡了,我也忘了把信封拿出来看看是什么,结果等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周六了。
邀请函希望能参加母亲节庆典的家庭把买礼物的钱随函返回。钱不多,只有10元。但我怕临时通知老师造成别人的'不便,只有不参加了。
不知道幼儿园是怎样过这个母亲节的,但看着宝贝捧回来的康乃馨以及夹在宝宝日记中的贺卡,已经感觉到节日的气氛了,因为康乃馨和贺卡本身就是母亲节的传统礼物。
不过,宝贝把花递给我的时候,却要求我给她哼《婚礼进行曲》,然后她才捧着花走向我——估计前两周当小花童的时候,对新娘手捧鲜花步入婚礼现场的场景印象极其深刻,以至于觉得给妈妈的鲜花也应该有这个仪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