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欣赏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1教材简解:
节奏作为音乐要素之一成为诸多教学法中学习音乐的入手点。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到上海参加了"从头到脚玩音乐"的音乐培训,接触的都是节奏音乐,回来以后在孩子们中间尝试过几次,效果还不错,其中就有将儿歌填入节奏中进行游戏的,学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本次活动,我有意将蔬菜的名字填入节奏谱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
目标预设:
1、通过语言中包含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和四个字的词组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
2、尝试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3、感受节奏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配上蔬菜名字中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
难点: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设计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从节奏与语言结合开始学习节奏,以使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感知节奏的存在和律动。蔬菜又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于是尝试着将蔬菜名填入节奏谱,通过"老师要办一个蔬菜大餐,请小朋友和我一起煮蔬菜汤"为由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在主题《秋的畅想》实施过程中,有一次在带领孩子们外出参观菜场的过程中,孩子们最关注的便是鲜灵灵的蔬菜了,他们发现了各种各样不同蔬菜,在认认说说中积累了一些蔬菜特征、名称的初步经验。在数一数菜场里有哪些蔬菜时,孩子们关注得最多是自己吃过的`蔬菜,从家长资源的可利用性出发,特别是从孩子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点出发,如果能把蔬菜名字填入到节奏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孩子们肯定喜欢。于是就设计了《蔬菜汤》这一活动。
一、"买菜"导入活动。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
四、谁是"小馋猫"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一、"买菜"导入活动。
"小朋友,我要办一个蔬菜大餐,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买菜吗?"幼儿随教师边唱买菜歌进场。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1、(请孩子们围成圆圈)"刚才我们买了很多新鲜的蔬菜。谁来说说买了哪些菜?(教师出示,幼儿说出蔬菜名称。)
2、教师选择四样蔬菜放在前面,引导孩子分别为这四样蔬菜设计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或词组,并组成节奏。
3、孩子们伴随身体打击乐念读三遍整个蔬菜节奏组合。然后教师交换图片的位置请幼儿增加难度尝试。
(1)按照图片的摆放幼儿跟读三遍。边读边拍手。
"煮蔬菜汤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口令,一共要念三遍口令蔬菜汤就煮好了。我们来试一试。
(2)交换图片顺序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教师交代要求:"老师的蔬菜汤煮好了,可是这么多小朋友不够分,所以请小朋友自己来煮。请小朋友分成四组,每一组6人。分好组后每一组选一个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选四种蔬菜,然后带领你们一组的小朋友一起煮蔬菜汤。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蔬菜汤煮的最成功,好吗?
1、幼儿分组,选小组长。
2、自由讨论5分钟。
3、游戏:到谁家做客。
四、谁是"小馋猫"
1、(身体转向老师),教师讲述故事;"老师这汤闻起来太好喝了,一个小朋友还没吃饱,于是他来到老师这儿偷吃了一个XX幼儿随老师念读新节奏。空的地方用手摊开表示。以此类推吃点2个、3个、4个。
五、放松活动"小星星"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2教材简介: 《大象浇花》是一首孩子非常喜爱的童谣歌,整首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大象,第二段是大象辛勤浇花。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歌唱、表演、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我为《大象浇花》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目标预设:
1.学习用粗狂豪放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
2.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视频,尝试共同商讨游戏的动作和玩法。
3.在与朋友的合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学唱歌曲《大象浇花》,把上行音阶的音高唱准并且能用粗狂豪放的音色歌唱。
难点:观察视频找出游戏规则,并能听着音乐玩游戏。
设计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根据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和需求。整个活动我是以“幽默滑稽”为主题,以孩子情绪化地演唱歌曲和用滑稽诙谐的动作游戏,通过演唱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索用合适的音色演唱歌曲并商讨游戏的方法,完全投入到此音乐活动中。
设计思路: 随着春风吹来,我班的孩子感到天气的温暖,到户外发现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小鸟在大树上歌唱。孩子们对幼儿园开放的花朵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去看看,有的孩子还提出要给花朵浇浇水……我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班的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展开了,我们先从认识春天里的花朵入手,渐渐激发孩子探索春天的秘密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想浇花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猜一猜、唱一唱、浇一浇、演一演中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本节课我巧妙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先让孩子倾听音乐旋律,感受音乐形象,从而猜测花园的主人会是谁,接着我就让孩子们趣味性地学习大象的,孩子们演唱歌曲时可以刻意地改变自己的音色,学习用粗狂豪放的声音来演唱,这与他们平时歌唱的声音完全不一样,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接着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听着音乐做游戏。整节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动物朋友来看花
1.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花园)
2.游戏 ……此处隐藏3808个字……到了,我们就在这三个地方用鼓来进行演奏好不好。(试一试,敬礼动作的地方用鼓代替)
T:老师觉得还有两个地方可以加入鼓声,有没有聪明的小朋友也想到了?(开礼炮的地方加入鼓)
T:老师带领小朋友按照图谱演奏一遍,之后选择一个小朋友来使用鼓,老师指挥来进行演奏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7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孩子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好的感受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孩子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也就是说,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孩子会听。
一般来说,我国的儿童并不习惯于听音乐,对于没有太多聆听经验的儿童来说,安静地坐下来欣赏音乐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如果在听音乐的同时配合一些自然的动作的话,不仅会使听音乐的过程充满乐趣,还能帮助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因此,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孩子“听”的艺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设计了这堂圣桑的《狮王进行曲》欣赏活动。
《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乐曲《狮王进行曲》一开始便用钢琴的颤音形成森严和森林气氛,接着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逐渐增强的音响,进一步渲染这种气氛。随后,钢琴用很强的力度奏出音阶式的经过句,引出狮王进行曲。这一进行曲采用对比性中段的单三部曲式,先用钢琴一适度的快板奏出狮王行进的节奏,接着弦乐奏出狮王进行曲主题:沉重有力的颤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这主题重复一遍之后,出现了有低音曲的半音阶经过句组成的模仿狮子吼叫的对比性中段。然后,钢琴在高音区再现狮王主题,最后在狮子的吼叫声中结束。
我通过让孩子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不仅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而且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大胆的用动作把音乐的内容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①引导幼儿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初步了解作品的三段体结构和它表现的形象、内容。
②启发幼儿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音乐中的形象及动作。
③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①课前反复让幼儿听《狮王进行曲》,但不告诉幼儿乐曲名称。
②录音机、磁带、图形谱、磁铁数块
③各种动物头饰:狮子、兔子、树、羊、松鼠等
④报纸数张、黑板两块
· 活动过程实录
一、引起幼儿听的兴趣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只耳朵,)问:“这是什么?(耳朵)耳朵是作什么用的?”(听声音、听音乐等)“好!那就请大家闭上眼睛,专心用你的耳朵来听声音。”(幼儿闭上眼睛)老师拿一张报纸在幼儿的面前晃一晃,问“你听到什么声音?”(老师表扬孩子们听认真、仔细)老师将报纸揉成一团,再把报纸撕成一条一条,继续让幼儿听辨。
二、节奏练习和发声练习:
1、节奏练习:
老师:“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个盛大的晚会,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特别希望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也去参加,你们想去吗?(想)哎呀!是什么样的晚会呢?我特别想知道,你们想不想知道呢?(想)别着急,我们一起来做火车司机,把火车检修一下,这样才能很安全地到达森林。好,司机准备。”(老师弹琴)
由于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节奏练习我们经常用上,因此孩子很快能明白我的用意,并且在家长和老师面前幼儿的表演欲望很强,幼儿在表演给爸爸妈妈看时,效果非常好。
2、发声练习:
老师:“我看每个小朋友都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把火车的叫声练一练。”(老师弹琴)
老师:“现在我们的火车已经检修好了,火车就要开了。”(老师弹琴,幼儿做游戏《开火车》)
三、欣赏主题音乐
1、欣赏第一遍音乐
“美丽的大森林到了。听,音乐响了,(教师很自然的带领幼儿坐在地板上,放音乐《狮王进行曲》,)你听完了这段音乐后,你们觉得小动物们要为谁举行盛大的晚会?”(提问幼儿)
在幼儿猜测小动物时,有的幼儿回答:老虎、大象、豹子、猴子等,单单没有回答狮子的,在这里我有些着急,急于想让幼儿跟着我的思路走,就直接告诉幼儿答案了,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2、分段听音乐,请幼儿说一说每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以及自己的感受。
①“原来是森林之王狮子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了,那么王老师请小朋友听听前奏的音乐,听听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放录音)“这几小节的音乐听上去感觉是怎样的?”(小动物在列队迎接狮子)
②1-4小节:狮王出现
“我们再听听这四小节,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音乐很沉重)“小朋友都知道,狮子是兽中之王,是很威猛的,狮子在吃小动物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它能对小动物说些什么?
在平日的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常常放一些不同题材的幼儿歌曲或乐曲让幼儿欣赏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很轻松地就能说出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出示乐谱1,教幼儿语言节奏:
我就是那森.林之王,没有谁能比我强—,
我要把那所.有动物,一个一个都吃光—。
③5-8小节:狮子的吼叫
“狮子看见小动物们都在列队欢迎它,就高兴地吼叫起来,狮子一共吼叫了几次?让我们来欣赏下几小节”(四次,并让幼儿吼叫)
幼儿特备喜欢模仿狮子的'吼叫声,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孩子的兴趣特别高涨,以致没有听清楚音乐模仿狮子的吼叫声共几次,在这一点上我要特别注意细节,在欣赏前向幼儿讲清欣赏时的要求。
④最后几小节:狮王加入小动物的舞蹈队伍,最后吼叫一声
“狮子的生日晚会,小动物会为狮子做什么?让我们来听听下面的音乐”(放最后几小节)“你听这段音乐,你觉得小动物在为狮子做什么?”(跳舞、演奏等)
由于幼儿的经验不足,在想象小动物们为狮子做什么时,幼儿的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幼儿除了说唱歌、跳舞外,没有发挥出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想象。
3、教师讲自己听到音乐后的感受。(讲故事)
森林之王狮子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了,乐队吹起了号角,狮王大摇大摆、非常威武地走了过来。它看见大家都在列队欢迎他,就十分高兴地吼叫,乐队在为它伴奏,小动物们跳起了舞蹈,祝狮王生日快乐。狮王不由得加入了小动物们的舞蹈队伍。最后,它大吼一声,把小动物全吓跑了。
4、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边听边回忆故事情节。(教师给予适当提示)
四、创编并表演
幼儿自选动物头饰,教师当狮子边听音乐边玩狮子捉小动物的游戏。
由于幼儿的想象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在第一次表演时,幼儿表演的不是很好。
特别是当狮子的音乐出现时,其他小动物都尖叫起来,听不清音乐;第二次表演在我的提示下,比上一次有所好转。课后我将道具和音乐放在游戏活动中,并单独指导几个能力强的孩子进行表演,幼儿发挥的很好,我们还在此基础上有为能力弱的孩子增加了表演的道具,如让他们扮演能移动的石头、大树等一次来增强表演能力弱的孩子的表演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