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教案范文汇总6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二、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
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1)聪明的玩家
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2)给一样多的发花
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3)一样多的放一起
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三、活动评价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中班数学活动:藏起来的花瓣(找规律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ABAB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3、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此处隐藏877个字……p>教师:"看,这就是她朋友们的照片,青蛙小姐都有些什么朋友?"(青蛙。)教师:"这些青蛙长的一样吗?"(不一样。)教师:"怎么不一样?"(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教师:"每个青蛙的身上都有一个什么样的符号?"(数字符号。)教师:"你能按我的要求,找到青蛙小姐的好朋友吗?"教师提问:
1.照片上最胖的是青蛙小姐的好朋友,它的数字符号是几?
2.照片上最瘦的也是青蛙小姐的好朋友,你能找出它吗?
3.照片上最小的青蛙是谁?
4.照片上又高又瘦的青蛙在哪里?
5.照片上最胖最矮的也是青蛙小姐的好朋友,你能找到它吗?
请幼儿一一指出。
(三)观察旅行包
1.教师:"小朋友真能干,帮青蛙小姐找到了好朋友。今天,青蛙小姐想和这些好朋友一起出去旅行,她想把刚买好的东西也带去给朋友们展示一下,怎么带出去呢?"(用包。)教师:"对,青蛙小姐有一个旅行包。"
2.出示"旅行包",请幼儿观察认识。
教师提问:"旅行包上许多圆圆的`东西是什么?"(纽扣)"这些纽扣有什么不同?"(颜色)"有几排?"(四排)"第一排第三颗纽扣是什么颜色?""第三排第四颗纽扣是什么颜色?"
(四)为纸笔分类
1.教师神秘的:"青蛙小姐想把什么好东西装进这个漂亮的旅行包里呢?"给幼儿猜一猜的机会后出示"铅笔"图片,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些笔一样吗?"(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分别从颜色、长短、粗细等方面进行讨论认识)
2.教师请幼儿拿出自己的操作材料(铅笔)帮助青蛙小姐分类整理好铅笔,把相同的笔分在一起。
鼓励幼儿边分边说,"最长的笔"、"最短的笔"、"不长不短的笔"、"不粗不细的笔"等等。
(五)幼儿操作
1.幼儿取出"旅行包"准备。
2.教师以"青蛙小姐想把哪些笔装进旅行包呢?""她想把找到的笔放进哪个纽扣的口袋里呢?"为问题,让幼儿根据练习册上的练习题逐一提出指令,让幼儿选择适合的笔将其插在"旅行包"图片指定的位置上。
3.幼儿和老师一起检查,验证答案。
游戏结束后,教师用长颈鹿尺子作为奖品送给幼儿。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中班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欣赏云的变化。
2、发挥想象力。
3、享受说儿歌的乐趣。
4、锻炼大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魔术棒、纸笔、录音机、蓝卡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去玩时,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
(2)天空中有什么?
2、利用课件观察云的变化
老师手拿魔术棒,说:“云儿变变变”,就会把天上的白云变成不同的.物体,然后出示课件的云彩,请幼儿说说云儿变成了什么物体。
3、与幼儿一起说儿歌《神奇魔术棒》
神奇魔术棒
挥动神奇魔术棒,
天上云儿变小花,
再挥神奇魔术棒,
云儿又变小白马,
猜猜再挥魔术棒,
什么东西会变化。
4、给儿歌创编动作并进行续编。如:再挥神奇魔术棒,天上云儿变成大老鹰……
5、听音乐,请幼儿画出不同形状的云,然后撕下来,用双面胶贴在蓝卡纸上,变成蓝天白云图片。
6、讨论:云彩还有什么变化?(快慢的变化:风大时云彩走得快。颜色的变化:阴天时白云会变成乌云。多少的变化:晴天的时候云彩少等。)
7、听音乐变成长龙云彩到外面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彩像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不同形状的白云,学会朗诵儿歌并用身体做出各种动作。另外,教师给幼儿提供表达机会,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让幼儿在创编儿歌时体验无穷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培养幼儿从小学会尊重他人,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3、培养幼儿一定的审美观。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挂图,幼儿活动教材第一册11-13页。
经验准备:教师丰富的表情表演。
活动过程:
一、由教师表演各种表情,让幼儿说出其表情的名称。
1、教师表演各种表情。
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节目的名字叫表情家族。在老师表演完后,你们要说出老师都表演了什么表情?然后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做你们所说的表情。
2、提问,引出微笑的话题,。
刚才老师表演了那么多的表情,你们认为老师表演所有的表情当中哪一个表情最好看?你们最喜欢老师的那个表情呢?为什么呢?那么老师每天都把微笑送给你们,有一个小动物也跟老师一样都把自己的微笑送给了小动物们,我们来听一听是谁?
二、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故事讲完后提问:
1、是谁把微笑送给了别人啊 ?(小蜗牛)刚开始的时候小蜗牛很着急,为什么呢?小鸟、大象和小鸟都为朋友做了什么呀?朋友们感到怎么样呢?小蜗牛也想帮助别人,可他好像不知道自己能帮助别人做什么,你们来帮他们想一想他能帮助别人做什么呢?(引导幼儿讨论)
2、原来小蜗牛可以帮助别人做那么多的事情,故事里小蜗牛做了什么事情啊 ?( 他把自己的微笑送给了小动物们)他的朋友们感觉怎么样呢?小蜗牛为什么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们啊?他是怎么样送的呢?
3、你们的微笑美不美呢?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而美丽的微笑送给别人呢?你们想怎么样送呢?森林里的朋友们都认为小蜗牛很了不起,我认为你们也很了不起。因为你们把快乐都送给了别人。
三、小结活动。
小蜗牛他长得小不小,你们认为他的力量大不大?(引导幼儿感知小蜗牛的渺小)可是为什么朋友们还是认为他很了不起呢?(引导幼儿说出他很喜欢帮助别人)小朋友们你们的个子高不高,你们的力量大吗?可是你们能不能帮助别人呢?(引导幼儿明白自己虽小可是还是可以帮助别人做很多的事情。)
四、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并知道如何去帮助别人。
问:公交车上人狠多,突然来了一位老奶奶,你刚好坐在老奶奶的身旁你会怎么做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