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语文教案:狼和小羊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案:狼和小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语文教案:狼和小羊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小时候,我们都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谁能告诉我,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板书:狼)谁能告诉老师,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板书:羊)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
(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
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初步熟悉课文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全文,学生边听边思考:狼到底想干什么?(板书:想吃)狼想吃小羊,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能换成别的词吗?就是说,还可以说成怎样想吃小羊?
狼这么想吃小羊,他会怎样想呢?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课件演示。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么吃小羊呢?
3、小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什么叫找碴儿?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这说明狼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注意读出狼说话的语气)
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第一句是什么意思?(反问句)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三自然段,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课件出示当时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清楚羊所在的位置,让学生理解:狼在上游,即使小羊把水弄脏也根本流不到狼那儿去;而且,小羊先到,狼后到,可见狼是故意找碴儿。
指导朗读。
4、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碴儿?读读第四自然段。狼对小羊的谈话有道理吗?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读第五自然段。抓住几个关键字理解:去年、听说等,而且小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
5、读第六段,思考:为什么狼不再争辩了?狼说不过小羊,毫无道理,但它还是龇着牙逼近小羊,要吃掉小羊,说明了什么?练习朗读,注意读出狼蛮横不讲理的语气。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我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气去读狼和小羊的对话。
2、具体指导,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分组练习)
3、找出读得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
四、小羊将得很好,让狼得不到半点便宜,但狼还是要吃小羊,这说明了什么道理?今后我们遇到像狼这样的坏人,光向他讲道理行吗?(板书: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五、作业
狼扑向小羊,要吃它,小羊甘心情愿让它吃吗?结果怎样,你能不能接着往下说一说,给故事编一个结尾,好么?编好后,再试着写下来。
板书设计:
狼和小羊
想吃
找碴儿
温和
弄脏
不会
说坏话
没出生
蛮不讲理
讲道理
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二年级语文教案:狼和小羊2生:“黄鹂”是什么意思?
生:黄鹂就是一种鸟呀!
师:(展示黄鹂图片)现在我们来观赏黄鹂鸟吧!
生:(好奇而饶有兴趣地探身盯着看)
师:谁来介绍一下黄鹂鸟的样子?
生:(争先恐后的举手)
生:羽毛金黄的!
生:它真漂亮!
生:好可爱呀!
师:想听听它的歌声吗?
生:(一齐激动地喊)想!
师:(播放黄鹂叫声)听,它的叫声——
生:(齐)很好听!
师:诗歌里的“黄鹂”指的是谁呢?请你看课文中的图说一说。
生:小女孩!
师:小女孩怎么成“黄鹂鸟”了呢?
生:她在妈妈怀里唱歌。
生:她小时候学说话就像黄鹂唱歌一样。
生:“野菊”是什么呀?
生:就是野菊花。
师:秋天到了,小河边的野菊花开放了!请采到野菊花的小朋友把花拿出来让大家观赏观赏。
生(从抽屉里拿出、兴奋地举起野菊花,众生惊喜的拥过来看)
师:谁来说说它的样子?
生:金黄的花瓣,绿绿的叶子。
生:真好看!
师:请闻一闻吧!
生:(深呼吸)好香啊!
生:清香!
生:小女孩怎么是野菊花了呢?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小姑娘身上的打扮,想想这个问题。
生:(沉思,忽有所悟)她穿着粉红的`衣裳,蓝蓝的裤子,头上还戴着黄蝴蝶结,就像漂亮的野菊花。
生:她爸爸把她背到哪里就香到哪里!
生:我还不懂“曾”是什么意思。
师:请小朋友把第一小节多读几遍,想想“曾”是什么意思。
生:(各自朗读,思索)“曾”就是以前。
生:就是说这个女孩小的时候像快乐的小黄鹂,美丽的野菊花。
师:我们小朋友在小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妈妈怀里咿咿呀呀地学说话,幸福地趴在爸爸宽厚结实的背上呀?
生:(失声、开心地笑)
师:小时侯,我们都被爸爸、妈妈宠着、爱着,多幸福呀!让我们美美地读第一小节吧!
生:(个个有声有色地朗读)
二年级语文教案:狼和小羊3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老师今天从童话王国里请来了两位朋友。大家掌声欢迎他们。(贴图)
2、谁来告诉我,在你的印象中狼和羊的本性是什麽?
小结: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狡猾、凶残的狼,善良、温顺的羊,它们会发生什麽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大家翻开书本132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字,做到不加字、不丢字,遇到不懂的字音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并多读几遍。
过渡: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宝宝你会读吗?
2、检查字音 ……此处隐藏8047个字……,要吃就去吃羊爸爸。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首先应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同时捕捉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例如,第三种说法十分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多人表示赞同,可组织讨论:要是真的羊爸爸在背地里说狼的坏话,那狼是不是就应该吃羊爸爸?让孩子体会:狼做了那么多坏事,别人说他坏,是理所应当的;要人家不说你坏,你就别干坏事嘛!
四、训练分角色朗读。
1.三人一组,分旁白、狼、小羊练习朗读。
2.二次组合,两人一组,直接对话。
3.自我设计,表演朗读。
(反复练习,提高朗读水平;设计表演,培养创造能力。)
五、发散填空,理解寓意。
( )( )( )的小羊
( )( )( )的狼
能填几个就填几个,看谁填得又多又合适。
(训练发散思维,引导多角度理解寓意。)
六、结尾补续,读写结合,发展思维,加深理解。
1.导讲。课文写到狼“向小羊扑去”就没有了,结果到底怎样呢?谁能把故事再讲下去?
2.补充角度,打开思路。估计孩子会想出各种办法来惩罚狼,不想让羊死去,教师有必要补充:小羊被狼吃掉的可能也是存在的,要是小羊真的被狼吃了,大家会怎么做?
3.读写结合。(自选一个内容。)
(1)选一种故事的结尾写下来。
(2)对狼(或小羊)说几句话。
二年级语文教案:狼和小羊10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复习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作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作业。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词语。
1.抽读词语卡片。
2.重点说词语易错的地方。
3.听写词语。
4.互相判,订正。
(二)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三人一组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作业。
1.组词。
战()补()秋()怜()
站()扑()伙()岭()
步骤:
①读要求,理解意思。
②读给的'字。
③比较每组字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
④口头组词。板书。
⑤齐读一遍。
2.选字填空。
步骤:
①读要求,理解意思。
②老师讲做的方法。
③指名读句子,想选哪个字。
④指名读、说。老师板书。
⑤齐读。
3.照样子填空。
例: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的。
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所以(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步骤:
①读要求,理解意思。
②讲例子,明白意思。
③让同学做题。
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它的坏话。小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所以()。
4.把下面错乱词排列成通顺的句子。
爱长江我黄河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里棉花有和大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练习。
二年级语文教案:狼和小羊11一、说教材
《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语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讲狼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课文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学时,我设计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应该以智取胜。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3、分角色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狼和小羊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生动,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悟理的教学方法。
(一)读中品味词句,了解角色性格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学时,设计提问:狼三次提问时的神态各是怎样的?抓住“气冲冲、大声、喊道”等词进行分析,刻画狼的凶恶。狼的三次说话中抓住“坏家伙、背地里、不是……就是”等词句进行讲解,狼凶恶,蛮不讲理的性格。抓住“吃一惊、温和、可怜”等词细细品味,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为下一步弄懂课文寓言打基础。
(二)分角色读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抓住这个重点设计提问:狼为了想吃小羊,找了哪些碴儿,进行分角色朗读。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恶意;羊的话以温和、细柔、说理的语调来读。角色朗读,鲜明地讲角色的性格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寓意。
(三)展开讨论,课外拓展,安全教育
1、设计问题: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讲道理,为什么狼还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该怎样做才不会被狼吃掉呢?
学生或许会回答:“因为狼的本性是凶恶的,所以跟它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想办法叫猎人来打死它。”“小羊用石头砸死它。”“小羊叫狼去小溪洗手,然后把它推进小溪,自己再逃走。”等等。
2、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安全教育:对于蛮不讲理的坏人是无理可讲的,只有通过用智慧才能战胜他。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假如遇到了像狼一样的坏人该怎样做,如果有时间可假拟事件进行讨论,如何保护好自己。这样,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他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说教学过程
㈠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准音节,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生词
3、检查读课文,指名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㈢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
2、学习二至六自然段,理解狼是怎样故意找碴的,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感受狼的凶恶,羊的温和、善良。弄懂寓意。
㈣总结,拓展
(板书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