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08-07 04:30:10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汇总7篇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汇总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随着省级课题《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大班幼儿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对我们的课题探索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大班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又能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和生活中某些简单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近阶段,我们班围绕主题《一切都在变》与幼儿一起结合其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学习,其中在探索时间的变化这一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存在时间观念差、做事拖拉的现象。于是生成了《我和时钟交朋友》系列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是其中的`活动之一。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的存在,体验时间的长短及时间与我们生活节奏的关系,从而增强大班幼儿的时间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长短,感受时间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关系,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2、增强幼儿的时间意识,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拖拉,抓紧时间。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2、物质材料准备:教育挂图、大时钟1个、小时钟5个、记录表、笔、橡皮泥、皮球、串珠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钟〉〉。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明明上学会迟到?”

二、引发猜想:一分钟有多长?

请幼儿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

三、亲身探究与体验。

1、在时钟的协助下,请全体幼儿静坐一分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懂得一分钟是秒针绕钟面一圈)引导讨论:一分钟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游戏:“一分钟穿衣服”, 初步感受动作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依据这一指导要点,在设计本活动时,教师利用幼儿爱玩、爱动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排列的小秘密融入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场地、参加开幕式、帮小动物制作奖品等环节的设置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教师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并且随着活动的深入,学习难度也层层递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轻松快乐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和关注周围生活中事物的规律性,增强对有规则排列的图案的兴趣。

2、能运用身边的材料,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3、熟悉事物的规律性,能按颜色、图形、数量等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好场地:垫子(三种颜色),椅子若干把;贴有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矮方凳若干

2、大背景图(运动会场:花、气球、灯笼、彩旗等)

3、小动物入场方阵图片(按规律排列)单个小动物图片

4、《运动员进行曲》

5、幼儿操作用具,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场面一定非常热闹,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带幼儿进入到已经布置好的场地)

二、参观比赛场地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比赛的场地布置好了,这块比赛场地里的每条赛道摆放都与我们平时的不一样,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请小朋友观察一下:

垫子: 椅子:(摆成一条独木桥) 矮方凳:

1、幼儿观察后交流发现的规律

2、请幼儿尝试将每条赛道按规律加长

3、师幼共同玩已摆好的赛道:单腿跳过垫子;从“独木桥”上快速安全通过;双脚跳过矮方凳,并请幼儿边玩边说出规律,如:红、黄、蓝……

三、参加开幕式 师:参观完了比赛场地,我们再一起去主会场,也就是开幕式的地方看看吧!

(师带领幼儿到大图片前坐下)

1、观察会场的`布置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会场打扮好了,多漂亮啊!咦,它们的会场上有没有按规律摆放的地方呢?

幼儿观察并交流(彩旗按图形排列,灯笼按大小排列,气球按颜色、大小两种规律排列,花按四种颜色排列)

2、小动物入场 师:听,运动员进行曲响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放《运动员们进行曲》,请幼儿一起鼓掌欢迎)

(1)首先入场的是第一方阵的小动物,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了(出示一组图片,贴在大背景图上)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一只兔、一只狗、一只兔……)后面又来了几只小动物应怎么样排呢?(幼儿回答,并上前将小动物图片贴好)

(2)接下来出场的是第二方阵(一只猫、两只猴、一只猫……)摄影师刚想照张照片,有只小动物被气球挡住了,猜猜气球遮住的是谁?(请幼儿猜测后上前揭开气球验证答案,并一起当摄影师照像)

(3)同样办法出示第三方阵(一只羊、两头牛、三只小鸭)后面排的是大白鹅,应该排几只?(幼儿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将大白鹅贴好)

3、小朋友入场 师:小动物们都已经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下面轮到我们小朋友方阵入场了,小动物们是按规律排列方阵的,我们怎么排?

(1)请幼儿说规律(引导幼儿按男女排队,如1男1女……),师统一意见后,幼儿集体按规律排队。

(2)放《运动员进行曲》,幼儿排方队走一圈,向“观众”挥手致意。

四、制作奖品 师:入场式结束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比赛中要给获胜的小动物发奖品,可是小动物们准备的奖品还不够,怎么办?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

1、师介绍奖品的种类及做法:

项链:用不同形状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形状、数量排列)

花环: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花环(可按颜色、数量排列)

奖章:用印章盖出不同图案做成冠军奖章(可按数量排列)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制作,师指导,引导幼儿按规律进行制作。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制作的。

……此处隐藏2560个字……、工具的不同等。

3.师生关系融和,互动自然,语言上比较幽默。整个活动孩子的注意集中,主动性很高。他们敢于提问,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4.学习活动中,层次清楚,环节紧扣,从孩子们的反应看出他们对消防工具、穿衣比赛,观看录像的兴趣是极高的,说明这几个点抓得好,目标达成。

活动不足

随机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上不够灵活。比如,活动中消防斧的安全性问题、叔叔需要的五样工具都是绑在皮带上的等我都可以提一提,纬度和触点再伸长些。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种子食品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2、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统计记录种子食品。

3、乐意与同伴分享种子食品,体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各种种子食品,并对自己所带的种子食品有所了解,并将桌子布置成长条状,布置种子食品展览。。

2、种子妈妈形象。

3、幼儿有关于种子的知识经验准备。

4、每人一份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了解种子的作用。

(出示种子妈妈形象)“种子妈妈听说小朋友最近对种子特别感兴趣,所以今天她赶来了,想考考小朋友呢!”

教师以种子妈妈的身份进行提问,引导幼儿讨论,从而了解种子的作用。

(1) 你知道哪些种子?

(2) 种子主要有什么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种子可以繁殖后代,知道在大自然中种子巡回生长的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种子可以食用。

(3)你知道哪些种子可以食用吗?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可以食用的的种子种类,如稻、麦、豆、花生、玉米、核桃....

(4)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种子,会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种子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种子,人类就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食用种子。

教师小结:种子除了可以繁殖后代以外,它还可以食用,它是我们食物的主要来源,人们每天都在食用着种子,我们离不开种子。

2、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

(1) 了解种子食品的含义。

教师:种子可以食用,那么用种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种子食品。

(2)幼儿围坐在长条桌旁,以信息发布的形式请幼儿自由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种子食品,说说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教师:小朋友今天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那么就请你们来相互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种子食品,说说这种子食品是哪种植物的种子?又是怎样制作成的?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通过对种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可以制成种子食品。

教师小结:今天的种子食品可真多呀!有花生、有瓜子、有玉米、有松子,有毛豆、有蚕豆、有核桃等等,它们有的是炒着吃的,有的是煮着吃的,有的是爆着吃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

(3)了解一些需多次加工的,外形变化很大的种子食品。

教师:除了这些种子食品,你还知道有哪些种子食品?

组织幼儿讨论:蛋糕、饼干是种子食品吗?

教师引导幼儿得出还有许多种子食品就在我们身边,如蛋糕、饼干、馒头等,只不过这些种子食品种子需要经过多次的加工,它们的变化很大。

3、组织幼儿品尝种子食品,并进行统计。

(1)激发幼儿品尝种子食品的兴趣。

教师:今天种子妈妈来举行一个种子食品品尝会,请小朋友来品尝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

(2)出示记录单,提出种子食品品尝会的要求。

教师引导幼儿在品尝种子食品时还要做好统计记录,在记录单上先统计今天一共有多少种种子食品,然后可以品尝一下每种种子食品,再将你自己喜欢的种子食品记录在记录单上。提醒幼儿注意卫生,随时将垃圾放入垃圾桶中。

(3) 幼儿自由记录并选取种子食品进行品尝。

教师引导幼儿品尝种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种子食品的味道,如用“香喷喷”“脆生生”等词语形容品尝种子后的口感。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这些种子食品。

4、幼儿拿好记录单,一起交流种子食品品尝会的感受。

教师:今天这里一共有多少种子食品?你最喜欢吃的种子食品是什么?为什么?

活动延伸:

1、请幼儿进行种子粘贴活动。

2、继续请幼儿了解其他种子食品,鼓励幼儿调查资料,说说、画画种子食品是怎样变来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生活特性,认识常见昆虫的天敌。

2、通过了解天敌昆虫的作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昆虫生活习性介绍的课件,蜻蜓、七星瓢虫、蜘蛛、青蛙、燕子等和相关昆中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并区分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

“你们知道他们这些动物朋友是吃什么的?”问题引入,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并进行讨论。

2、请幼儿观看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课件

(动物自我介绍自己喜欢吃的虫虫,出现有关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1)蚊子、蚜虫、苍蝇、蝗虫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

(2)这些昆虫除了被吃掉死了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会令它们死亡?

(3)小结:昆虫在其生活过程中除了被吃掉以外,还会由于感染病毒而死亡。

3、介绍昆虫的天敌:

(1)什么是昆虫的天敌?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由于病毒、昆虫、动物的`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亡,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敌。如青蛙吃蝗虫,青蛙就是蝗虫的天敌;蜻蜓吃蚊子,蜻蜓就是蚊子的天敌等。

(2)昆虫的天敌有些什么种类呢?观看课件,请幼儿说说昆虫天敌是怎么吃昆虫的?

老师进行引导并进行归纳:

·赤眼蜂,把自己的卵产在青菜虫、小菜蛾、棉蛉虫、玉米螟的卵内 。沙眼蜂这种把自己的卵产在昆虫的卵内,并吸取昆虫卵的营养慢慢长大,这种天敌叫做寄生性昆虫天敌。

·瓢虫吃蚜虫,是直接把蚜虫吃掉,这种直接把昆虫吃掉的昆虫我们叫捕食性昆虫天敌,螳螂捕食大部分昆虫,它也叫捕食性昆虫天敌。

·蜘蛛利用它的蜘蛛网捕杀昆虫,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并给这些昆虫打麻醉针,再慢慢吸干这些昆虫的体液,这种只捕食昆虫的天敌我们叫它为食虫性动物天敌,青蛙吃害虫、燕子捕杀蝗虫,青蛙和燕子也属昆虫天敌。

4、昆虫天敌的运用:

·“菜地长虫了农民伯伯会怎么处理?”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灭虫的方法——喷杀农药和捕捉菜虫等。

·还有些什么方法?引导幼儿利用昆虫天敌的作用来思考解决问题。

·如何保护好这些益虫?引导幼儿学会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等。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汇总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