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 感受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课前学习:
1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设计字词训练题,考考他人。
2 搜集资料,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
一 导课
1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口头作文《我童年的朋友》。
2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全班交流。
3 学生相互简要点评口头作文,能说说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4教师结合学生的点评,引出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
二 检查预习:
1 考考你(学生相互出题,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 我了解的高尔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等。)
三 整体感知
1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及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2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⑴ 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是怎样一个人?
⑵ 文中流露出作者对外祖母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板书交流内容)
四 细品课文
1 教师呈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做笔记。
问题⑴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举例说明。
问题⑵ 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处(或几处)描写?请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问题⑶ 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外祖母确实是作者“童年的朋友”?她对作者精神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2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提醒学生及时修改笔记)
五 再读课文,质疑、创新。
1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能找到最合适的语速、语气、语调,走进作者用优美语言营造的美好的情感世界。
2 示范朗读。
3 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5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在前面的交流中未有的看法。可从内容到形式,情感到哲理等方面去发现,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六 重写《我的童年朋友》,着重运用好外貌、语言的描写方法,鼓励运用其他描写方法,要能传递真诚的情感。
七 交流习作,相互点评,总结写好人物外貌及语言的经验。
人物的外貌,主要指人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还包括风度、打扮、习惯性的动作等。
写人物的外貌首先要注意观察人物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然后依据是否有特征和是否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进行取舍;在表达上要注意具体、生动、有条理。
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语言与人物的思想性格关系密切。描写人物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人物在年龄、身份、性别、用语习惯、思想认识等方面不用于他人的特征。描写时应注意对人物语言的取舍,不能有言必录。不光写出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把握怎样说出要说的话,要善于选取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对话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同时还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八 自我反思及评价
九 课后作业:1 背诵最后一段 2 课外阅读《童年》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春景的方法。2.体会课文描写春景的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理解作者热爱看天、赞美春天的感伍。抓歌春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4应掌握的词语:
(1)识记:迷藏散在草丛里巢应和笼着一层薄烟蓑、笠
(2)理解:欣欣然朗润吹面不寒杨柳风卖弄应和呼朋引伴黄晕烘托舒活
(3)运用:酝酿繁花宛转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扫清字词障碍;理清课文写景的层次;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春草图”,体会同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过程:一、了解本单元的内部结构,明确本单元教学要求。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五单元。这个单元引读部分的四篇现代文都是散文,也可以看作记叙文。大家把课本打开,看目录的第4页:第五单元,先看引读部分。大家研究一下四篇现代文的标题,想象一下课文的内容,说说这四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都是写季节的,写了春、秋、冬三季;都是描写景物的。教师顺便交代;《春》是写的江南的春天,《春风》是写的北国的春风;《诗六首》中也有不少描写景物的句子。大家再看一看,“引写”和“基础知识及运用”与“引读”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引写”就是要运用“引读”中学到的有关知识去观察景物、描写景物;在描写时,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所以“基础知识及运用”安排了“修辞(一)”。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79页,看一看本单元的“单元教材支配表“,看一看“引读”部分的教学要求,想一想,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达到什么要求?
明确;体会散文中词语的生动性和准确性;找出散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理解它们的意思,体会它们好在何处。了解各篇课文是抓住什么恃点写景的,又是怎样安排写景的层次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仿佛就展现出一派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用自己的彩笔来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春天的?(鸟、柳树)我们还学过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大家再一起来背一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又是通过什么景物来描绘春天的?(春风)其中哪一个字用得特别好?(绿)绝句只有四句,它往往只能从一两个角度,也就是选取一两种景物来描绘春天。但是写文章往往就不止选取一两种景物了。在学习课文以前,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你以“春“为题作文.你将选取哪些景物进行描写?(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我们来看《春王这篇散文,看朱自清先生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的。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三、整体感知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听录音,体会感情,注意预习题四中加点的字的读音。2.学生对不会读和不懂的字词提问,学生自己解答。
四、理清作者思路,分析课文结构。
讨论预习题二。
明确课文围绕一个“春“字, ……此处隐藏10324个字……漪。(指名再读)
6)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5、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2)师:有一个词必须要读好,是哪个词?(一定)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欣喜)谁再来读这小节。(又一生读第三小节。)
3)师:(问该学生)谁投来赞赏的目光?(爸爸)请你再看看自己的旁边,是谁投来赞赏的目光?(老师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该生。)生:(恍然大悟)是老师投来赞赏的目光。
4)师:读书就要这样,要读到老师和大家都投来赞赏的目光,所以,请你读完后再看看老师和大家。(请该生继续往下读。)
6、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生读完了第四小节。
2)师:听了你的朗读,让人觉得鱼很大,但还不够大,不是最大的。谁再来读。(又请了两个学生读,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哇”这个词。学生的朗读各不相同,有的短促,有的往上扬,老师都要肯定了学生的读法。)
7、深入学习。
1)师:“哇”有不同的读法,只要把鱼的大读出来就可以了。好,就这样自由地读一到四小节。
2)学生积极地朗读课文一到四小节。
3)师:大家读得很好,现在想考考大家会不会说
4)逐组出示四组词语: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察觉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拖出鲈鱼
5)师:读读这几组词语,看看有没有联系,快速把它记住。(生积极记背这几组词语。)
6)师:谁能用上这几组词语,说说我是怎样钓鱼的?
7)学生交流。
8)师: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我钓鱼你会写吗?要注意什么?
(1、要注意用上准确的动词。
2、要注意周围的环境。)
9)师:对,写一件事情一定要写清楚动作,还要有周围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心情,这样,才能把写具体、写生动。
七、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描红,完成习字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指导理解5至13节,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汤姆是怎样钓鱼,这一节我们重点研究汤姆是怎样放鱼的。我请一个同学读读课文5至12小节,其他同学要注意描写汤姆、神态、动作的句子。例如,你们看这句话: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你能看出汤姆的心情吗?
(很惊讶)(欣喜若狂)
2、指名学生朗读5至12小节。
二、学习5至13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时,要指导把爸爸的话读得很斩钉截铁。
2、(读到“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句话时,师插话。)师:这是第一次写汤姆的心情。想一想,此刻,汤姆的心情是怎样的?(不情愿、不高兴)
3、(生读到“慢吞吞”时,师打断。)师:这是写汤姆的什么?(动作)
4、(生读到“汤姆叹了口气时,师插话) 师:汤姆为什么叹气呢?(汤姆很难过、很伤心。汤姆觉得很可惜。)
5、师:课文中一共几处写到汤姆的心情?(三处。)
6、师:这三处描写汤姆心情的句子,让我们来读一读,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7、指导学生朗读这三句句子。
8、师:“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句话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
(不情愿。)(师乘机板书:不情愿)
9、师:“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无可奈何)(师板书:无可奈何)
10、师:“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遗憾、失望)(板书:万分遗憾失望)
11、师:如果我是汤姆,我也舍不得把鱼放掉。好,下边我们演一演汤姆和爸爸的对话。这次,就让你们便宜一点,我演儿子,你们演汤姆。你们先读读爸爸的的话,谁先记住,谁就演爸爸。(生积极朗读和背诵爸爸的话。)
12、师请出一名学生和老师对演。
师:(扮演儿子)拿出一张纸当鱼,作势往上拖。
生:(扮演父亲)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为什么?
生:现在是晚上能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
师:放心吧,爸爸,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不就两个小时吗,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爸爸,不要这么死脑筋。
生:两个小时也不行,正确的规定就要人人去执行。
师:爸爸,我是你的儿子,你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我都听,可现在是钓鱼,你不要这么严格吗!
生: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养成的。
师:爸爸,今天你不让我把鱼带回家,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
生:断绝父子关系也不行,道理已跟你讲清楚了,你再不听,回家有你好受的。(
师:(做害怕的样子)爸爸,你的话是对的,我就听你的,把鲈鱼放了吧。
13、师:儿子说了那么多理由,爸爸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让儿子放掉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爸爸的话。
14、生齐读爸爸的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15、师: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学生交流)
16、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17、师:汤姆有遗憾吗,后悔吗?(不)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做人的道理)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板书:铭刻)
18、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板书:不管……都……)
19、师:生活中哪些规定要自觉遵守,请你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
(生:过马路的时候,不管有没有警察看见,都不能闯红灯。
生:在校园里,不管有没有老师看见,都不能随手乱扔垃圾。
生:在公园里,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不能随便摘花。
生:喝了酒,不管有没有警察发现,都不能开车,否则,后果自负。)
三、总结。
师:生活中,有许多规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有没有要求,都应该自觉遵守。
(板书:自觉遵守规定)
四、不止作业:
一、抄写词语。
2、 组词:
必( ) 钓( ) 未( ) 允( )
心( ) 钩( ) 末( ) 充( )
竿( ) 汤( )
杆( ) 场( )
秆( )
3、 造句:
允许——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