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5-08-07 19:33:09
【精华】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精华】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运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近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近的超市,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己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样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介绍。

活动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样商品,看看它们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样商品。(2)幼儿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活动十一:猜猜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活动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己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推理猜测。如:教师说自己在“超市”买了一种玩具一种食物,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合起来是5元钱。猜猜老师买了什么?(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西。

活动十二: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2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两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可以怎么办?(3)带领幼儿前往附近的超市购物。(4)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测量的工具及方法、能以自然物为单位记录测量结果。

2,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过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

2,纸盒、垫子、棍子、长条积木、绳子等,幼儿记录单、笔。

活动重点、难点:

掌握自然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培养孩子们多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中班小朋友在玩医院游戏的时候,遇到一个困难,他们想学医生的样子给小朋友量身高,可是他们不会用尺子,又找不到其他的材料来量,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想一想,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量身高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于测量的自然物体。幼儿每说出一种材料,教师就追问幼儿该材料的使用方法。如:“箱子怎么量身高呢?你打算怎么做?只要把箱子摞起来就能知道小朋友的身高吗?”“积木怎么量身高?你认为积木竖着放会怎样?怎样放不倒,又可以量出身高?”

二,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分组探索测量的方法。

1,师:你认为哪种材料合适,你就去试一试。如果材料很少,但想用它的人却很多那该怎么办?(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使用同一种材料。)

2,幼儿操作, ……此处隐藏4178个字……去进货。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客人老师来验货

师:货进好的一组拿着自己的统计表和进来的糖果请后面的客人老师帮你们验货,看看你们的货进对了吗?

3.送货上门

师:好了,现在我们去给阿姨的连锁店送货去咯!(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目标

1、通过轴承各个零件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

2、幼儿在不断操作尝试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对数的辨别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准备:

各种型号的轴承若干,钢球零件若干,记录纸过程:

1、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宝宝,3、7、6告诉幼儿数字宝宝想和我们大家玩找朋友的游戏,游戏要求请与数字同等数量的'幼儿玩找朋友游戏,大家唱完歌曲之后要两两小朋友拥抱在一起。让幼儿去发现规律,3、7个小朋友两两小朋友拥抱总有一个单的,6个小朋友两两拥抱就都可以找到好朋友。

2、引出班级的钢球宝宝也想和数字宝宝们玩这个找朋友的游戏,请幼儿帮忙。

教师讲述操作方法:拿与数字相等的钢球宝宝,让他们两两找好朋友,都找到好朋友的在记录纸上用一种方法记录,有一个没有找到好朋友的用另外一种方法记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操作点评,让幼儿先说钢球宝宝两两找好朋友都找到好朋友所对应的数字宝宝是双数,然后让幼儿说两两找好朋友总有一个找不到好朋友所对应的数字宝宝是单数。在讲评时教师刻意把10以内的双数和单数分开来摆放,同时引出单双数的概念:像这种数字宝宝所对应的事物两两找好朋友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我们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叫双数,像这种数字宝宝所对应的事物两两找好朋友总有一个是单着的我们就叫它单数。

5、在幼儿认识了单双数,了解了单双数的基础上,让幼儿找找代表不同数量轴承的数字宝宝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找找身体以及教室内上的单双数,并让幼儿一一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单双数的意义。

6、让幼儿从凳子下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让幼儿说说自己拿的数字宝宝是几?是单数还是双数?如果幼儿错了,教师可以当场与其他幼儿一起进行验证。

7、与幼儿玩反应游戏,在进行单双数练习的同时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

8、让幼儿自己总结10以内那些数是单数,那些是双数。

9、结束:师:你们知道10以内的单双数,那我们班小朋友的数量是单数还是双数你们知道吗?让幼儿先猜测,然后让幼儿在区角活动时运用老师教的验证单双数的方法去验证一下。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

2、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动难点: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5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

师:引导幼儿说出加法的含义以及4以内的加法算式。

二、出示教具。

师: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1只狮子(出示1只狮子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4只狮子(出示4只狮子图片)1只狮子再添上4只狮子是几头?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1+4=5)师:老虎妈妈要给所有的小老虎开会,先来了2只老虎(出示2只老虎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3只老虎(出示3只老虎图片)2只老虎再添上3只老虎是几只?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2+3=5)师:大象爸爸要给所有的小象开会,先来了3只小象(出示3只小象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2只小象(出示2只小象图片)3只小象再添上2只小象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斑马老师要给所有的斑马开会,先来了4只斑马(出示4只斑马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1只斑马(出示1只斑马图片)4只斑马再添上1只斑马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小结,5的加法有四道算式题:4+1=5,1+4=5,3+2=5,2+3=5。

师:引导幼儿观察4+1=5和1+4=5,3+2=5,2+3=5。四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师:你们看4+1=5和1+4=5,3+2=5,2+3=5。这些算式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它们数的位置交换,结果不变。

师:大家把算式读两遍。

三、玩“谁最快”游戏。

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法)

2、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

四、书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指导。

五、教师进行小结。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

2、理解9的实际意义,知道9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9的物体。

活动重点:

学习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

活动难点:

用完整的话描述9的形成。

活动准备

1、小羊玩偶一只,小白兔和萝卜图片各9。

2、数字9。

活动过程

一、拍手游戏,复习数字2—8的形成

二、小羊的生日

1、出示小羊玩偶:今天是小羊的生日,它的好朋友小兔子姐妹要来帮

它庆祝生日。

2、出示8只小兔:小朋友看看来了几只小兔,8只小兔要用什么数字来表示?

3、出示8个胡萝卜:小羊为了招待小白兔准备了它们爱吃的胡萝卜,小羊准备了几个胡萝卜呢?八个胡萝卜要用数字几来表示?

4、数字8可以表示8只兔子和8个萝卜,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学习形成

1、兔姐姐(排在最左边的)发现咦怎么少了一只兔妹妹呀,(学小兔的'口吻,并再出示一只兔子)我来了,我跳得慢,你们也不等等我。

2、小朋友现在又几只兔子来参加小羊的生日会?为什么是9只兔子呢?9只兔子要用数字几来表示?

3、小羊的准备的胡萝卜够吃吗?怎么办呢?8个萝卜添上一个萝卜是几个萝卜呢?9个萝卜要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4、8只小兔添上一只小兔是9只小兔,8个萝卜添上一个萝卜是9个萝卜,那我们可以说几添上1是几呢?

四、认识数字9

1、出示数字9:我们来看看数字9是什么样子的?数字9像什么?

2、数字9还可以表示什么?

3、小结:数字9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9的物品。

《【精华】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