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5-08-30 21:42:3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⒈学看小区地图,根据地址信息找到准确住处。

⒉了解基本的方位关系,提升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0页《去做客》;贴有幼儿照片及家庭住址的卡片(同一小区不同楼号、单元号、门牌号)。如:xx小区15-2-402、xx小区17-3-501;简易小区地图

活动过程:

⒈引导幼儿认读家庭住址卡片。

师:如果我们要去朋友家做客,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⑴出示数张幼儿家庭住址卡片,引导幼儿认读卡片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家庭住址卡片xx小区15-2-402:这位小朋友住在哪一幢楼?几单元?第几层?第几间?

⑵请幼儿完整地说出这个小朋友的家庭住址。

⒉出示小区地图引导幼儿寻找最合适的路线。

师:这几个小朋友同一个小区里,如果我们要去他们家做客,你们能快速的`找到他们家吗?从哪个门口进入最合适?怎么走?(请幼儿画出从小区入口到目的地的路线,并说说理由)

小结:我们要去做客,要先观察小区楼号的排列规律,确定最近的路线,再找楼号,最后找单元号、门牌号。

⒊分组活动:去做客。

⑴集体解读操作方法。

师:今天小动物也邀请我们到它们家去做客,你能找到它们的家在哪里吗?去小动物家要先找到什么,再找到什么,最后找到什么?

师:我们先来找找熊猫的家在哪里?“1-106”这些数字各表示什意思?

师:小兔、小猴、小鸡、小象、小牛的家在几单元几室?找到之后,将小动物粘纸贴在相应的位置。

⑵幼儿分组操作

⑶分享、纠错并改正。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按照箭头所指的横向、纵向方位进行标记,初步掌握空间方位对应。

2. 让幼儿尝试运用双向排序的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相关问题,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3. 培养幼儿主动思考,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座位方位图、箭头、房子图、人物图卡、颜色、数字卡若干套、标记图等

学具:地址卡、玩具卡片、标记图操作卡等

三.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初步感知空间、位置概念:

1、复习横向、竖向排序(按箭头方向报数)

师:请大家找位置坐下来啦!瞧,这里有四排,请这一排的小朋友起立,请按箭头方向报数!

(幼儿报数,教师随后放置箭头)

2、引导幼儿探索操作,找寻自己的空间方位对应点。

师:老师这儿有座位表,请注意箭头所指方向把自己的位置指出来!

(请个别幼儿操作,互相检验,教师小结,达成经验共享)

3、引导幼儿观察探索,自由讨论,初步感知自己的空间方位。

师:请你们看看,想想、说说自己是第几排的第几号?下面做个小游戏,我号码,请对应的小朋友快速起立!(教师报出排号、座位,个别幼儿回答)

(二) 学习空间位置对应:

1. 出示房子图片,幼儿参观。(颜色、楼号)

(1)请幼儿按箭头方向“↑”标示楼号。

师:小区里有3座漂亮房子,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房子分别是什么颜色?请按箭头方向标示楼号。

(2)幼儿根据箭头方向“→”给房子编楼层。

2. 幼儿观察并讲述小朋友所居住的地点,根据小朋友进行空间位置记录(楼号、楼层)

(1)幼儿讲述小朋友的`住址(楼号、楼层),教师根据讲述进行标记。

(2)小明家住在哪里?(幼儿讲述,教师根据讲述进行标记,幼儿操作)

(3)师引导幼儿根据(楼号、楼层)进行标记

(4)根据幼儿操作的结果,引导幼儿交流标记空间位置的方法(先横向,再竖向)

3. 引导幼儿巩固练习按箭头所指的横向、纵向方位进行标记

(1)游戏“小朋友搬家”(教师任意放置小朋友)

(2)幼儿操作:每人记录正确的楼号、楼层。

(3)交流、检验操作结果、教师小结

三.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根据横向、纵向标记逆向思考、探索操作,寻找对应的空间位置。

(1)师:邮递员有很多礼物要送,我们赶快回家吧!(小朋友仔细观察地址卡)

(2)游戏“我的家在哪里”:教师把礼物图片放置相应的家的地址图上,幼儿按地址回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知识引入】

尺子又称尺、间尺,是用来画线段(尤其是直的)、量度长度的工具。尺上通常有刻度以量度长度。有些尺更在中间留有特殊形状如字母或圆形的洞,方便用者画图。

尺通常以塑胶或铁,不锈钢,有机玻璃制造,亦有以硬纸、木、竹,铝,皮革等制造的。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尺却使用的较少。尺有什么用?怎样使尺子?小学生为什么要用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 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过程建议】

1、 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分组讨论交流。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 集中交流。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4、 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 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 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排序活动是幼儿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需要教师创设一个丰富的活动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发现,推断出排列规律,并能按此规律进行排序活动。大班排序活动已进入二维以上排列,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排序活动,此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活动目标:

1.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发现的乐趣。

2.幼儿通过操作、发现,能按一种图形的数量不变,另一种图形的数量递增或递减的规律进行排序,并能迁移到其它排序活动中。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五道城门,智慧爷爷脸谱一个。

2.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片若干,浆糊、棉签若干

3.小组操作材料:图形卡片、纸盒、彩色雪花片或木珠。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放录音(老爷爷说话:“喂!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智慧爷爷”)这时,教师提问:“是谁在说话呀?”“噢!原来是智慧爷爷,他有一座非常漂亮的智慧宫,那里有许多的智慧星,你们想得到智慧星,必须闯过几道难关,每道难关都有不同的题目,但要求是一样的:请你们接下去做。”

2.介绍规则:(一看、二想、三摆、四粘贴)你们看,老师把几道难关的题目都藏在智慧宫里,我们先找出题目,看看题目上有哪两种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排。排好后自己检查,对了,沾上浆糊粘好;不对,再想一想,摆一摆。做完后一起念咒语:“芝麻芝麻开门吧!”门会自动打开,我们就闯关成功。

二.操作: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1.集体闯第一关:师:“第一道难关就在前方,让我们骑摩托车出发吧!”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模仿动作,到第一道城门后,教师取出第一道题并读规则:“老师做动作,小朋友接下去做。”教师做动作,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拍一下手,跺一下脚;拍二下手,跺二下脚,并按此规律接下去做。

2.幼儿自主选择进入区域进行闯关活动,教师进入各区域进行有效指导。

第二关:引导幼儿发现并按“一种图形的数量不变,另一种图形的数量递增的规律”进行排序。

(1)幼儿找卡片,教师引导幼儿看看题目上有哪些图形,想想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接下去又该怎么排。

例: □△□△△□△△△——————

(2)幼儿动手排一排,排完后自己检查。

(3)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教师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4)师生一起归纳排列的规律并读一读:一种图形的数量不变,另一种图形的数量递增。

(5)幼儿按此规律检查自己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进行更正。

第三关:引导幼儿发现并按“一种图形的数量递减,另一种图形的数量不变的规律进行排序”。(方法同上)

例:□□□□□○□□□□○□□□○________________

第四关:请小朋友自己给彩色雪花片或木珠排队,并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第五关:幼儿仔细观察卡片,说出有多少个什么图形不见了,然后把它补上去。

例:(1)□○□□○□□□○————○□□□□□○

(2)○○○○○△○○○○△○○○△——△○△

(3)□□○○□□□_________□□□□○○○○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

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

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1) 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 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

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 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三家全部观察后,人人翻译号码)

(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数字贴号码,也可用笔写号码)

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贴数字

集体念号码 583469583496 582734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2) 观察:在三个电话号码中有哪些是不一样的?

(小猴家的号码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么?

(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3)区分6和9

问:老师也常把6和9搞错,请你们帮助我记住它。

( 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

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数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

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 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 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上海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我们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所编的号码。

[page_break]

(2)教师巡视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活动结束:

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