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5-09-21 02:21:11
小班数学教案(推荐)

小班数学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按数取物,按数字顺序进行排列。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接龙图片,数字1-5的扑克牌;课件;写有数字1——5的扑克牌的盒子若干;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按数取物以及按照数字排列。

活动过程:

一、熟悉扑克牌

1、教师介绍扑克牌,让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玩具,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扑克牌)

扑克牌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数字和花纹)

2、请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玩过扑克牌吗,是怎么玩的。

二、找扑克牌

1、按照数字找扑克牌:

提问:看看是数字几,应该放几张扑克牌?请幼儿找出对应的几张扑克牌。

2、按照扑克牌上的物体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

提问:看看这张扑克牌上是什么图案?有几个?找到对应的数字。

3、找扑克牌:

现在还有很多的扑克牌也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1)按数字找牌:

请幼儿看着数字找到对应的扑克牌;

(2)按花纹找牌:

请幼儿按照花纹找扑克牌,并且放到有相同图案的盒子里。

三、扑克牌接龙:出示接龙板块

1、师:现在请大家选一个花纹的扑克牌,说出它的数字和花纹。

幼儿每人从盒子中分别取出从1——5的扑克牌放回到自己的桌子上。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口手一致数数的方法验证自己是否拿对。

2、今天老师用扑克牌和大家做个游戏“扑克牌接龙”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按照出示的`接龙图片给扑克牌排队,看谁快。

3、幼儿按照指令进行接龙。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牌进行排队,从1-5开始排,注意龙头的位置。

(2)同伴互换颜色牌,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幼儿继续玩接龙,由孩子自己提出指令进行排列。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选择的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扑克牌,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对扑克牌的花纹、数字都认识。因此在此次活动中,孩子们能很快的说出1-5的数字,并且能根据数字很快的取对应的牌,也能根据数字取出几张牌;对接龙的游戏孩子们很有兴趣,而且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在开展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能很快的根据数字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图形间隔排序的规律。

2、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

2.材料准备:ppt、图形宝宝、三角形和圆形贴纸。

重点难点:

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2.按一定顺序排序。

活动过程:

一、导入ppt,激发幼儿兴趣。

二、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火车已经开到我们班里啦,图形宝宝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出来跟我们班的小朋友认识了,我们一起睁大眼睛看一看。

2哪个图形宝宝来啦?出示圆形图形.来了几个.(1个)

3、教师边放圆形边说:圆形宝宝请你排在小花后面,圆形宝宝后面跟着谁?同时出示三角形图片。三角形宝宝请你排在红线上,三角形宝宝后面跟着…….出示圆形

4、圆形宝宝请你跟紧三角形后面,圆形后面会跟着谁呢?你们猜会是谁?(三角形)

5、圆形和三角形宝宝怎么排排队的呀?(一个跟着一个)

6、一个跟着一个,谁跟着谁呀,三角形跟着谁呀,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吗?(伸出小手说)

7、谁排在最前面呀,圆形后面跟着谁呀,教师指幼儿念完,教师继续念空位的图形,哎呀,糟了,还有两个宝宝掉队了,我得赶紧把它找回来。

8、手拿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调皮的宝宝,一起跑出来了,谁能帮助它们呀,像前面的圆形宝宝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的排。

9、请幼儿来操作,并集体检查。

三、.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

1、记住它们怎么排排队的`吗?小眼睛遮住,不许偷看哦,师将圆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藏起来了?

2、集体检查,跟着幼儿找一找,边指边念。我们一起把它喊回来好吗?圆形宝宝快回来?

3、小眼睛闭起来,请一幼儿将图形宝宝藏好,哎呀,这次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不见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把它喊回来,集体检查。

四、开火车游戏

五、结束活动

师:图形宝宝今天跟我们小朋友玩的可开心了,你们开心吗?它们要回家休息了,我们跟图形宝宝们挥挥手说再见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物品的重量,明白物品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测和察看、操作了解并区分辨别物品轻重,并能勇敢地用语言述说:××轻,××重。

3、学习收拾动手操作教学材料,保持桌面的齐整。

教学预备:

1、经验预备:孩子在生活时感觉过轻重。

2、物质预备:

教学用具:玩具货车两辆,玩具天平一個。物品:大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块、棉花、积木、弹珠。

学具:孩子用每个人一册,每人一支笔;每一组一個天平,一筐物品(纸球、积木、铁片、雪花片棉花、积木、弹珠等)。

教学过程:

一、瞅瞅掂掂,了解商品轻重。

展示两辆一样的货车,上方各自放有大橡皮泥与小橡皮泥,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并猜猜:货车上运送一种商品,它们有何不一样:哪一个重?哪一个轻?

请个别孩子上来掂掂,再说一说:哪一个商品重?哪一个商品轻?

在车子上换上一团棉花与一個弹珠,让孩子摸摸,掂一掂,准确了解棉花与弹珠的轻重。

二、观测和察看天平器的改变,认知物品的轻重。

展示天平器,告知孩子天平器是考量2个物品轻 ……此处隐藏3377个字……/p>

师:他要把大的袜子送给老师、阿姨,小的袜子送给小朋友们,这样冬天就可以保暖了,我们一起谢谢米奇。

师:米奇邀请我们一起跳妙妙舞,小朋友们,快来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方形。

2.愿意为图形宝宝找朋友,并按规则要求操作。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从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张。

2.贴有圆形、三角形、方形标记的房子三间。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听音乐进场。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图形王国玩一玩,开心吗?那我们现在就出发了。(音乐:郊游)

二、对圆形、三角形、方形的认识

(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1.师:哇,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图形宝宝,大家想认识他们吗?那我们一起来互相打个招呼吧。教师分别出示三个形状卡片,以形状宝宝的口吻来自我介绍。

(1)圆形。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你们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圆形的呢。

(2)方形。师: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3)三角形。师: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2. 师:刚才三个形状宝宝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请幼儿分别讲述三种形状的特征。如讲述有困难,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讲述)。

师: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宝宝,好吗?(师生共同小结)

二、游戏:找朋友

1.先说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图形宝宝。

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图形宝宝,它们藏在了你们的小椅子下面,快去把他们请出来吧!你取的什么图形宝宝,自己说说。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取得什么图形宝宝。跟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师幼找朋友。

(1)圆形宝宝找朋友 师:我这儿也有一些图形宝宝,它们想找朋友。(出示圆形)我是圆形宝宝,谁和我长的一样我就和他做朋友。请圆形宝宝站起来。好朋友挥挥手。

(2)方形宝宝找朋友 师:我是方形宝宝,是方形的宝宝快过来,亲亲。

(3)三角形找朋友 师:我是三角形宝宝 ,是三角形的宝宝快过来和我抱一抱。

(4)同伴间找朋友。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听到音乐就去找跟自己图形宝宝一样的好朋友。你找到好朋友了吗?我来瞧一瞧。

(5)和朋友跳个舞。 师:我们都找到了好朋友,和你的好朋友跳个舞吧!

三、图形宝宝找家

1.师:图形宝宝累了,想要回家睡觉了。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吧!

2.出示贴有图形标记的房子,介绍:这是图形宝宝的家,看看图形宝宝的家里有几间房间?每间房间各住着什么图形?

师:这是谁的家(圆形的家)请一个小朋友帮忙把圆形宝宝送到他家里 ,送的时候要对他说:"我把圆形宝宝送到圆形的家"。(方形、三角形)

3.分组操作练习。

请幼儿把一样的图形送到有相应图形标记的"家"中。鼓励幼儿为图形宝宝都找到家。

4、验证:图形宝宝找到自己的家了吗?

(1)集体验证:我们一起来看看圆形妈妈的家是不是都住着圆形宝宝?如发现有不同的形状让幼儿一起观察并纠正。

(2)小组验证:三角形妈妈的家请男孩子去检查;方形妈妈的家请女孩子去检查。

四、活动结束

1.师: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棒,图形妈妈说,请小五班的小朋友也来做它们的孩子。那你们喜欢做什么形状的孩子呢?黑板上有各种形状的贴纸,请小朋友自己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形状贴纸贴在胸前。

2.分别请三种形状的孩子排队: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去郊游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将各种各样的糖果按照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2.增强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活动的愉快。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盘糖果(其中有某一特征不同,如种类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包装不同、软硬不同等)、小盘子个两只。

2.每组糖果一箩筐(其中有四种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糖果)、小盘子每组若干。

3.视频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将糖果按不同的特征分类。

(1)师:现在请你们把这些糖果分一分,把相同的糖果放在一个盘子里。

(2)幼儿操作分糖果。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能边操作边讲述"我把××糖果放在一起"并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分糖果。

(3)幼儿展示(在视频展示仪上)和交流分糖果的过程与方法。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分糖果的,把那些糖果放在了一起。

幼A:我把圆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瓶子装的糖果和盒子装的糖果分开,把瓶子装的糖果放在一起,把盒子装的糖果放在一起。

2.游戏:"糖果超市"。

(1)讨论糖果超市的糖果怎么分。

师:了"糖果超市"的.糖果真多,你们准备怎样把它们分一分?

幼A:把不一样的糖果都分开来。

幼B:把一样颜色的糖果放在一起。

(2)幼儿给"糖果超市"分糖果。幼儿想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法来分糖果,可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呢?平平想出了举手表决的方法,最后幼儿决定用按颜色特征来分,"糖果超市"的营业员一起动手,很快就把|"糖果超市"的糖果分得整齐齐。

(3)幼儿交流分糖果的过程。

师:"糖果超市"真整齐,请营业员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幼A:我把红色糖纸的糖果放在一起,绿色糖纸的放在一起,兰色糖纸的糖果放在一起,黄色糖纸的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水果糖果放在一起,把牛奶糖放在一起,把巧克力糖放在一起,把润喉糖放在一起。

幼C:我把圆的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的糖果放在一起,把长圆的糖果放在一起。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糖果是糖果糕点的一种,指以糖类为主要成份的一种小吃。若水果或坚果类食物裹上糖衣,则称为甜食(如糖葫芦)。在亚洲文化广义上,巧克力及口香糖很多时亦会视为糖果的一种。

《小班数学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