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州词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凉州词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凉州词教案1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较长。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是学习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关键处处理:
利用教学课件,直观演示,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课文插图等。
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凉州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从古到今,黄河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有关黄河的诗歌。
二、学习《凉州词》。
1.简介作者王之涣。
2.解释题目。
3.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4.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
(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
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7.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三、诵诗会。
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浪淘沙》
教学过程:
一、背诵《凉州词》
1.指名背诵。
2.全班集体背诵。
二、学习《浪淘沙》。
1.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2.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2)讨论交流,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四、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1.自读诗歌,想一想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2.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结合诗句具体谈。
五、填写"我的视角"。
1.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自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六、配乐朗诵诗歌。
七、课时小结。
作业设计:
1.背诵并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2.预习下一篇课文。
板书设计:
凉州词 浪淘沙
孤独 蜿蜒曲折
荒凉 流程长
同情 激奋
凉州词教案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出塞》。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课件出示2)
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古诗三首》)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
(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4)“塞、秦、征、还”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5)“塞、秦、征”
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
“秦”上大下小;
“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习“秦”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 ……此处隐藏21553个字……
这首《凉州词》描写了边塞怎样的环境?你能想象当时戍边战士的生活吗?
6、有感情地按七绝节奏朗读诗歌。
7、组织背诵。
三、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3个字。提出好的'写字建议。
2、练习写字。
3、互相评价。
四、小结。
五、作业:
请收集王之涣的其他边塞诗,读一读。
教学反思:
教学《凉州词》,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步骤:
1、简介作者王之涣。
2、解释题目。
3、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4、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
(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
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7、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古诗的教学要以读为手段,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经过训练后,基本上能自己结合工具书,完成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对诗歌的评析,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
凉州词教案15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古诗大意,背诵古诗。
2.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读懂诗意,体会是人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将士们的豪情。
4.了解更多的边塞诗,体会其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读懂诗意,体会是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将士们的豪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在唐朝时期尤为兴盛,进入它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遥远的唐代去看一看——(配乐,师朗读)
2.这些都是唐代的边塞诗歌,他们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二、读题、解题
1.生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对诗题“凉州词”和诗人王翰有了哪些了解呢?(指名回答)
3.师补充: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为唐朝很流行的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性格豪爽,无拘无束,他的诗大多都豪放壮丽。而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凉州词》,我们赶快去读读吧!
三、初读古诗
1.打开书,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出示全诗),相机识字“琵琶”“葡萄”“催”
3.读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再来试试?
4.师生合作读(师四生三、生四师三、师读题生读全诗)
四、理解诗意
1.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指名答,出示:①多读;②先理解字词再理解一句话;③查工具书;④结合注释。
2.现在请大家结合课后的注释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都可以。(生自学师巡视)
五、品读感悟
1.一、二句(出示图画及一、二句)
①有人说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而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那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答(出示: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战马、将士)
②把这些事物联系起来,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③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
④指名读一、二句,把这种气氛读出来。
⑤出示音乐琵琶声,——你们听,琵琶声传来了,此刻,军旗烈烈,战马嘶鸣,出征在即,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2.品三、四句。
①这样难得的盛宴,这样难得的气氛,将士们开怀畅饮,似醉非醉之时好像在说—出示三、四句,引读。
②在说什么呢?指名答(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又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呢?)
③是啊,从古至今出去打仗又有几个人能活着回来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边关的战场吧!(课件展示)
④这战场怎样?这次酒宴后,将士们就要奔赴这残酷的战场,等待他们的也许会是什么?(死亡)
⑤而此时他们仍在高兴的喝酒,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举杯消愁、视死如归、将生死置之度外)
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三、四句。
⑦此刻,在将士们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也许面对残酷的战争他们想举杯消愁,但更多的是即将奔赴沙场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烈与豪迈。
⑧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后两行(引读)
⑨是啊,这一醉,(板书:醉)醉在这热烈的气氛,还有什么不能看开呢?这一醉,醉在这残酷的现实,在潇洒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这一醉,醉在这豪迈的气概,“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六、拓展延伸
千百年来,多少视死如归的勇士,他们就这样胸怀壮志,共赴困难,精忠报国,魂归关外,豪放不羁的诗人王翰作为运送粮草的官员曾亲历边关,被边关战士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却又对战士们残酷、悲凉的军旅生活无可奈何!于是,诗人将这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壮丽的诗篇!齐读。
七、作业
课后,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首边塞诗:《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八、板书设计
凉州词
(唐)王 翰
热烈↘
残酷→ 醉
豪迈↗
教学反思
1.导入揭题板书好课题,这堂课我们进入古诗诵读。齐读课题,说说你想到的?(结合预习本)(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唐朝很流行的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结合学生的回答,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谁来给大家背背?指名背——齐背。这都是边塞诗,谁结合预习本说说对边塞诗有哪些了解?找出曾经学过的,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边塞诗在唐朝时期尤为兴盛,进入它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遥远的唐代去看一看——(配乐,师朗读)学生激情高涨,教师进入教学高潮。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就一气呵成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