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不抵抗》音乐教案

时间:2025-11-16 10:57:47
《只怕不抵抗》音乐教案

《只怕不抵抗》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只怕不抵抗》音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只怕不抵抗》音乐教案1

教材分析:

《只怕不抵抗》是冼星海所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最后两句“只怕不抵抗”的歌词,扩充了乐句、突出了主题,更加深了歌曲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只怕不抵抗》,能用饱满有力的歌声演唱。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

2、努力表现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儿童的爱国热情和年纪虽小志气高的精神面貌,并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3、在歌曲中渗透合唱教学,将第二乐段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教学重点:学唱并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1.“只怕不抵抗”歌词处的2种不同唱法。 2.合唱轮唱教学的'渗透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图片与谈话导入:

播放图片,聆听歌曲伴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70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们中国的领土,他们轰炸了我们的房屋,杀害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祖国母亲面目全非,饱受痛苦煎熬!但我们并没有低下头来,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抗日战斗,就连和我们同样年龄的孩子们也不例外。 师:假如你也是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怎么做呢?是坐等敌人来欺负?还是努力顽强地与敌人抗争到底?

二、发声练习,体验轮唱。

师:是呀,客人来了我们热情迎接,敌人来了,咱们与他们顽强抗争到底。

1.师出示旋律A

3 3 4 5 | 3 0 | 3 3 1 3| 2 0 ||

Du

师:沈老师这里有一把枪,我想用这把枪将敌人消灭,你听听,这把枪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从c唱到g调。把音准巩固好。

2.出示二声部旋律

师:我觉得一支枪的威力还不够,我需要两支枪,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

3.同学们,咱们刚才这样一前一后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轮唱。

将学生分成两组。师指挥。(不要让枪走火,要让枪声铿锵有力,整齐进行)小窍门:提示轻声有力,嘴型圆润,抬眉,牙关打开。要有回声的感觉。

三、初听歌曲,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1.师:我们班小朋友太了不起了,刚才的轮唱射击,如果有敌人来的话,估计都被我们消灭了。

2.(第1次听)师:打了胜仗开心吗?(开心)那我送你们一首歌,让你们更开心,听完歌曲告诉我,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从情绪、速度等方面去思考) 是什么时期的歌曲?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觉得歌曲在歌唱什么?

3.师范唱。(第2次听)

4.学生评价

5.揭题 师:沈老师刚才唱的这首歌曲题目叫做“只怕-不抵抗”,也可以读成 “只.怕不抵抗”。学生读读。

歌曲分乐段,你为什么这样分?(根据音乐的节奏疏密,根据旋律的变化,分3个乐段) 找找这3个乐段中有没有相同或相似的乐句?(第3次听)生找出 师评价

学唱第一乐段

单手旋律,跟琴轻唱。

重点解决手拿小刀枪冲锋到战场。(哪几个音比较强,注意休止符)

这句旋律的情绪如何?即将到战场,有点兴奋,有点激动。

连起来唱唱,(提醒歌词姿势,嘴型要圆润)评价

师:到战场,干什么?出示:一刀斩汉奸,一枪打东洋。是不是觉得旋律很熟悉?你们唱。我们合作一次,生唱前两句,师唱后两句。你们也来试试后半句,注意怕字是强拍。 刚才说了,第三乐段有一句和我们刚才唱的这句很像,但是旋律一样吗?

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比较这两句乐句,课件出示2句乐句:

重音在“只”字,提示最后的延长音记号。完整唱第三乐段

完整演唱歌曲。

跟琴轻唱。提示轻声有力,表情到位。评价,背唱表演

4、加入轮唱

1.师:同学们的歌声很给力,表演得也很到位,但沈老师对你们有更高的要求,如果让你给这首歌曲加入轮唱,你会加在第几乐段?生:第二乐段。师:为什么?

师出示轮唱歌谱

2.播放轮唱录音

3.学生练习轮唱部分

4.教师帮助低声部一起唱。

5.跟伴奏演唱

五、介绍曲作家

6、再次唱响《只怕不抵抗》

《只怕不抵抗》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

2、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重难点:

了解感受进行曲的音乐特征

教具学具:

电子琴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并欣赏了歌曲《红旗颂》,这节课再听一首爱国歌曲《救国军歌》。

1、初听歌曲《救国军歌》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なι交流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含义。

2、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进行曲队列歌曲特点: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

3、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操练,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前进的形象。

4、教师小结: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抗日救亡歌曲中,冼星海还专为孩子们写了这类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流传最广泛的一首,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寓教于乐:

1、初步聆听范唱《只怕不抵抗》,学生感受旋律

2.再次聆听范唱。设问: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听后,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

3.板书歌词、再听一遍歌曲范唱。

3.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谁能用动作来表达一下?

4.学唱歌曲:

(1)齐读歌词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2)轻声的学唱歌曲

①板书1—10小节歌谱,教师范唱曲与歌各一次。

②学生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的同学听,并相互纠正。

③教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提问: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

④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⑤把第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的唱,并在歌谱需要唱的强的部位涂上实心黑圆点。

⑥教师示范歌曲最后一句。并提问: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

(3)分段处理歌曲:

第一乐段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学生回答,学生表达,师再处理。(天真活泼)

第二乐段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学生回答,学生表达,师再处理。(坚定有力,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

这两部分的力度有什么区别?师范唱对比,让学生总结回答。

第二乐段和第一乐段有什么关系?师范唱,学生对比回答。

(4)有感情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三、创编音乐活动:

1、歌表演

根据歌曲内容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2、综合表演: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歌曲

四、完美结课:

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我们少先队员应时刻铭记的话题,希望同学们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爱我们的祖国,去维护世界的'和平,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采用聆听并演唱在二年级学唱过的《时刻准备着》,把学生带入抗日战争的年代,我用课件图片力求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战争年代的氛围中,让他们把自己本身就当作儿童团里的一员。

在新授过程中,我遵循音乐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并将这一模式贯穿于整个教授新歌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三遍的聆听后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绪,并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权,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之后,让学生采用自主式学习方式,自己来学唱歌曲,自己找难点并且大家一起解决,在歌曲难点两句“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我采用对比的方法,划拍视唱歌谱,加上四二拍的强弱感,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解决难点。把歌曲学唱会之后,我让学生通过理解歌词的意思不同来处理歌曲,并且能用歌声恰当的表达出歌曲演唱情绪。

《《只怕不抵抗》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