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和喜鹊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树和喜鹊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树和喜鹊教案1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会写6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都有朋友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朋友会怎样呢?学生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五、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
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识字,用“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教学重点,我这样展开教学:
在识记生字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我先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再作总结:结合图片识记“窝”,认识子字旁、倒八。
在精读课文时,我指导学生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和快乐。
1、指名分段读课文,填空:树和喜鹊一开始xx,后来xx。
2、树和喜鹊一开始为什么孤单?
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三个“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直喜鹊”,体会“孤单”的意思,明确联系上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快乐起来了?
师总结:有伙伴才快乐!
我的不足: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做得不够好,不知到底如何用具体的方式指导学生读课文。以后我会多思考、多努力。
树和喜鹊教案2【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读9个生字,通过语境中感悟、词义区辨等方法,读准“只、种、乐”3个多音字,采用重点识记“窝、孤、单”3个生字,认识“倒八、子字旁”两个新偏旁,会写“单、居”2个字。
2.初步学习联系上文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进入故事情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有朋友的快乐。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玩游戏:汉字猜猜猜
1.分别猜“鸟、隹、鹊”三个汉字,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引出“喜鹊”。
2.揭示本节课课题,宣布上课。
板块一 整体感知 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强调站着读的姿势:人站正,书拿好,眼睛看着书。
2.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畅。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完一遍后,坐下继续读。
3.串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回忆自然段标志(开头空两格),并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师生合作,串读课文。
师:从前,有一棵树和一只鸟都觉得很孤单,这是为什么呢?
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随机正音。重点认读多音字“只”, 根据意思判断多音字的读音。生字词“窝、孤单”。
师:后来,这里有了变化,谁接着读?
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随机正音。重点认读多音字“种”,生字词 “都、邻居”。
师:有了邻居以后,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谁来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随机正音。重点认读多音字“乐”,生字词 “招呼、静”。
4. 统整生字词,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一开始,那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后来,那里种了很多树,来了很多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它们都感到很——(快乐)。
结合板书:孤单 邻居 快乐
板块二 细读品悟 感受“孤单” ……此处隐藏18458个字……来读一读?读音上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来“一”在不同字的'前面读音还不一样呢,可真有趣!我们再来看看以前学过的句子。
出示: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设计意图:“一”的变调,是本课的教学点,一年级的孩子不需要掌握原因,只需引导孩子观察发现“一”在不同字前的读音不同,以后留意就可以了。出示学过的句子,再做巩固]
师:是啊,在一座广大的村子里,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你猜猜他们的心情怎样?(是啊,书中的词语也是孤单。你认为什么是孤单?)
师:我们来看看。出示图
师:你愿意来读一读吗?你觉得他们在想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感觉一起读一读吧!
学习写字
师: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孤单,你们真厉害!老师相信在写字上,你们也能够很棒。
出示田字格中“招呼”两字
观察两个字在结构上的特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招”字左高右低,“呼”字左低右高;)
教师范写讲解,学生书空
生练写
评议,展示学生作品
五、课堂总结,留题思考
今天我们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孤单,后来他们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看。
板书设计:
6.树和喜鹊
一棵树(图)
只有一个鸟窝(图)
一只喜鹊(图)树和喜鹊
【学习目标】
1.会认“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孑”)、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会写“单、居”等6个生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快乐。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给下面词语标注拼音。
孤单:xx邻居:xx招呼:xx快乐:xx
2.根据课文填空。
鸟窝里只有一只xx;果园里种了很多种xx;音乐课上,同学们都很xx地歌唱。
3.组词。
前:xx单:xx快:xx叽:xx来:xx
4.“窝”共有xx笔,第3笔是xx。
5.“孤”共有xx笔。
二、达标检测
1.给下面词语标注拼音。
居住:xx招手:xx单一:xx喜鹊:xx
2.照样子,写词语。
安安静静xx xx xx
3.发挥想象,写一写。
例: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xx有了xx,xx也有了xx。
(2)xx有了xx,xx也有了xx。
4.联系课文解释一下“孤单”、“邻居”的意思。
5.课内阅读。
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选文中形容树数量多的词语是:xx
(2)每棵树上都有xx。
树和喜鹊教案14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内容,感受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
2、运用多种方法,表现画面上鸟和树的前后重叠。
活动准备:
flash《树和喜鹊》、操作包、教师自制的树、喜鹊和鸟窝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散文《树和喜鹊》)
1、导入语: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它们为什么会觉得孤单呢?(播放flash)
小结:树只有一棵,喜鹊只有一只,它们没有朋友,所以很孤单。
过渡语:怎样让它们不孤单呢?
小结:是啊,一棵树、一只喜鹊确实很孤单,当这里有了更多的树和喜鹊,他们就不孤单了。
二、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那我们一起欣赏散文诗里面的树和喜鹊是怎么样的?
(欣赏flash到结束)
1)散文诗里面的树和喜鹊有了朋友以后它们有什么变化?
小结: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再也不会觉得孤单了。它们可以在一起做许多事情。
三、情感迁移(联系自己,巩固对孤单的理解)
1、你有孤单的'时候吗?这个时侯你会怎么做?
小结:当我们一个人时可以主动去寻找朋友,每个人都需要朋友的陪伴。
2、当你看到别人孤单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小结: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当我们看到有同伴一个人时要主动与他说话,这样我们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
四:活动延伸
过渡语:有了朋友以后才会快乐,老师这里也有一棵孤单的树和一只孤单的喜鹊,它们也觉得非常孤单,请你们用画笔帮它们想想办法,让它们不再孤单,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1、任选纸上的一个位子,表现散文第一段的画面。
2、在第一颗树的周围,不断的增加树、鸟窝和鸟,表现第二段散文的画面。
3、相互观赏有创意的树,鸟和鸟窝,引发更多的想象。
请幼儿用自己的作品当背景画,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树和喜鹊教案15【课程目标】
1、能够通过多种材料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3、增强艺术创造和审美能力,培养艺术兴趣和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
本节课程的主题是“大班美术树和喜鹊”通过让幼儿接触树和喜鹊这两个具有生命力和形象特点的元素,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表达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步骤】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认识树和喜鹊,并让幼儿简单描述他们的特征和形象。
2、提供素材: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画笔、纸张、涂料、彩色笔等。
3、课程设计:指导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创意,创作自己心目中的树和喜鹊,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不同的美术技巧和表现方式。
4、制作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其他同学分享和交流,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美术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我发现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不仅热情参与,而且能够自由表达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并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营造出栩栩如生的树和喜鹊。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到幼儿在展示环节中主动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交流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因此,我认为这样的美术教学模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