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08 00:12:11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感情读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夕阳。竖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写题目。

2、指读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3、齐读。

二、受邀观赏,初感夕阳:

1、把课文大声朗读一次,看看夕阳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哪些段落是描写夕阳美的?

3、快瞧瞧这些词,还认识吗?横着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竖着读读,又有什么发现?

4、师板书:西斜 下沉 落山

三、观赏西斜图,感受壮丽之美:

1、谁想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指读。

3、谁还想来试试?

4、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看看你的脑海当中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5、生汇报

6、还看到什么景色?

7、读读看。看看图,再读这句。

8、还有吗?

9、来读读这句。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

10、这样的景色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可真是够——壮丽!齐读这句。

11、这一份壮丽,是谁赋予西山的?此刻,你真想对夕阳说:……

12、读

13、齐读这段话。

四、想象下沉图,感受多彩之美:

1、小声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会发现又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2、谁来读?

3、生评价

4、再读。

5、其他同学认真听,通过他的读,你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6、看到了什么颜色?这么多的颜色,知道还可以用哪些词表示吗? 7、老师范读。

五、寻找落山图,感受灿烂美:

1、快读读第四个自然段,你来读!

2、太阳都躲起来了,这世界还美吗?

3、让我们一起去享受这份美好的礼物,齐读这段。

六、系统强化,巩固背诵:

1、孩子们,披着夕阳的余晖,跟着老师来欣赏这份美丽。

2、【配乐朗诵】想试试吗?用我们所有的热情一起来读这三段话。

七、回归自然,凸显中心:

1、告诉老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欣赏着这夕阳美景,还有一位老人无比激动,他就是……(爷爷)读下去。……

3、满面红光该怎么理解?被映红的仅仅是爷爷的脸吗?

4、齐读课文,祝愿像爷爷奶奶一样的人们,今后生活得更加幸福!

八、布置作业:

孩子们,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欣赏,自然美景随处可见,牵起家人的手,一起去欣赏吧!回来后,可以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记录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 (出示松鼠图片或播放相关录像)孩子们,这是什么?你喜欢它吗?关于它,你知道些什么呢?(激起孩子们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人与松鼠的文章,他们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揭示课题。)

二、默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生字新词。

2.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能相互帮助解决的教师不再细讲,不理解的随文学习。

3.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学习逮松鼠这一部分(1~3段)。

(1)引导学生朗读第3段。

(2)勾画出描写松鼠的语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勾画出描写父亲逮松鼠的词句,请学生演示相关动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4)出示待我再去抓时,它们又灵巧地逃之夭夭一句,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5)想一想:父亲为什么心里异常高兴?讨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指导朗读第3段,读出小松鼠的机敏和父亲的`吃力。

2. 学习放松鼠这一部分(4~7段)。

(1)默读第4、第5、第6段,标出描写小松鼠神情、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组织讨论,理解重点句子:但我突然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采用转换角色的思考方法,大胆猜测小松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句,体会父亲复杂的心情。

(4)小小辩论会: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在辩论中理解重点句子最后,我咬咬牙,把它放了,感受父亲战胜自我的高尚情操。

(5)请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 学习惦记松鼠这一部分(第8、第9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得意忘形、饱含深情的意思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女儿饱含深情的问话,在朗读中感受女儿纯洁美好的心灵。

(3)读课文最后一个段,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4)你想对文中的父女俩说些什么呢?

四、课外延伸,主动探究

搜集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故事、资料、图片等,在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参考:关爱动物那只松鼠逮惦热爱自然放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识记“勋、岔、瘫、褒”4个生字,重点掌握“褒”的书写,并运用各种方法理解“勋章、呼啸而过、褒扬”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危难关头”,感受扳道工十分尽责的品质,并有感情地朗读第3节。

3、能借助板书,简要说说故事内容。

4、能借助提示,展开想象,知道作为一个公民,应当为自己的国家尽责。

教学过程:

一、辨析词义,揭示课题,引出学习重点。

1、辨析词语“奖状 ……此处隐藏4879个字……>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父母对孩子爱的情感。

4.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当有人要领养穷夫妻的孩子时,他们内心的痛苦。他们同意领养出于被贫穷逼得不得已,并不是不爱孩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建议本课采用默读体会、对话朗读或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要以读促理解。

1.导入新课。

可以让学生简单说一说父母对自己的爱或你心中的父母是怎样关心你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读课文。

2.默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

要让学生充分默读,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或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也可以说一说读完这篇文章的体会。

3.再默读或自由读文,讨论汇报。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以下问题:一是这对穷夫妻起初为什么忍心把孩子送给贵夫人,是他们不爱孩子吗?是冷酷吗?不是。是为贫困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二是这对夫妻几次调换送人的孩子,说明了什么?最后又停止了这种做法,说出了“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又说明了什么?围绕这两个问题,让学生理解穷夫妻的做法是不得已,他们还是爱孩子的,送出哪一个也舍不得。所以最终选择了不送走,一起受穷。

对故事中的贵夫人也应该全面评价,她开始想领养孩子,是出于富人的自私,认为有钱没有办不成的事。经过与穷夫妻打交道,最后也被他们的父母心打动、受到了教育,转变了态度,对穷夫妻给以资助。她的做法也可看做是许多人(也包括作者)对穷夫妻爱子之心的认可和赞许。对以上问题的理解可以小组讨论后汇报。

4.扩展延伸。

说一说父母对你的爱,要举出具体的事例,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一写。

资料

〔川端康成〕1899年生,大阪人。1924年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科毕业,同年创办《文艺时代》。

川端康成是新感觉派、唯美主义的作家。他写了100多篇短篇小说及大量随笔和文艺评论。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日本民族气息,贯穿着日本古典文学的纤细、感伤的情调和东方佛教的虚无色彩。他以丰富的感情、敏锐的感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世界,他的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浅草红团》系列、《山之音》等。1968年,他因《雪国》《古都》《千鹤》三部代表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诺贝尔奖的亚洲人。1972年,川端康成逝世,终年73岁。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生状况:由于学校地处偏僻的乡村,学生的生活环境较小,对外面世界的接触比较少,面对现在新课改下的教科书,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感知阶段,阅读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理解能力较差。

教材分析:《流动的画》是北师大版上册二年级第四单元的课文《流动的画》是坐在火车窗边观赏祖国大地,感到祖国美如画,这画是活生生的,流动的。面对如此美丽的画面,“我”舍不得将手中的垃圾往窗外扔。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书写8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更加了解祖国,热爱祖国,树立起努力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4.初步学习查字典。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美丽如画。

2.学习查字典。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查字典。

第一课时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流动的画,你们愿意看看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流动的画》

板书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己小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

3.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流动的画”指的是什么?

2.学习第一段。

自读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再读后6句,齐读。

“山坡点点人家……”这句话后面是个什么标点?请你续编。

3.学习第二段,了解意思。

自读,你发现有一个新标点吗?在读这句话时应有停顿,表示“我”在思考和行动的转移。

“我”“忽然看见”了什么?

最后妈妈为什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小组讨论)

继续讨论:我们用什么实际行动做“懂事的娃娃”?

4.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自己先练习读课文。

请同桌听一听。

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评价。

三)学习生字

1.自己认读认字表中的生字。

2.同桌互相检查。

3.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4.给生字组词。

四)书写生字

1.大家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2.指导书写“道”“然”。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书写2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准备字典。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巩固课文。

2.学习查字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课文

1.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3.指名读课文,同学们评价。

4.拿出认字卡片,同桌互查。

二、学习查字典

1.把下面的字排到队伍中去。

①纱 ②祝 ③因 ④国 ⑤视 ⑥圆 ⑦降 ⑧组

经练 福神

除院 图团

2.当我们遇到生字时,要想认识它该怎么办?

可以通过读拼音认字;可以问他人;可以根据上下文去猜。

那么今天老师就再教一种认字方法:查字典

丁丁把查字典的方法编成了儿歌,便于大家学习,请大家打开书p19读一读儿歌。

冬冬查字典的方法则是“数、查、记”。

3.请你任意选择丁丁冬冬的.一种方法进行学习查字典。

4.查一查,试一试:炉 烟 遥 瀑

5.谁还有查字典的好方法也可以介绍给大家。

三、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反思:教学中要强调祖国美丽如画,又要强调环保意识,这一点均在朗读中领会;还要组织好学生的交流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具体的方法,逐步达到能够熟练地查字典的目的。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