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10-30 02:21:09
中班教案范例4篇

中班教案范例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6~9的相邻数,感知自然数列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1,比它后面的数少1。

2、喜欢动手操作,大胆表达6~9的相邻数。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掌握6~9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

理解并表达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图片(1头大象、2匹小马、3只小猴、4只长颈鹿、5只小鸭、6只小狗、7头小猪、8只小鸡、9只小鸟、10只小兔和"森林小区")。

2、 数字卡片1~10若干,点子图若干,标有数字1~10的各色珠子若干,细绳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游戏--拍手回答,复习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学习6~9的`相邻数。

⑴出示房子的图片,引出相邻数的概念。

---出示小狗的图片,教师:"小狗一家刚刚搬到了森林小区,他们想认识一下自己的邻居,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出示6只小狗,提问:"小狗家里有几只小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们应该住在哪里,为什么?"---小狗家前面的邻居是小鸭家,他们家一共有5只小鸭,小狗比小鸭多一只。 (教师翻开动物卡片后面的数字卡)6比5多1。

---提问:"小狗后面的邻居会是谁呢?他们家应有几只小动物呢?"----幼儿猜想并说明理由。

----翻看7只动物的家,点数验证,----提问:6只小狗的邻居是谁和谁?他们两家各多少只?数字6的相邻数是数字5和数字7。

⑵游戏"找邻居"。

----教师分别出示7头小猪,请小朋友帮小猪找家和找邻居。

----用同样的方法帮8只小鸡和9只小鸟找家和找邻居。

二、游戏"朋友在哪里。"1、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听音乐传球。音乐停,球传到谁,他就说出自己卡片上的数字。如:"我是7,我是7,我的朋友在哪里?"手上拿有数字卡片6和数字卡片8的幼儿分别举起卡片回答:"我是6,我是6,我是7的小朋友。""我是8,我是8,我是7的大朋友。"2、开始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组活动。

1、画点子或添数。

2、举数字卡片找朋友。

3、数字排队。

四、活动延伸:

1、完成幼儿用书P9~12。

2、穿珠子:各色珠子若干,按1`~10的数量穿彩色珠子。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2、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3、知道元宵节的时间是正月十五。

4、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干米粉、小盘子每人两份,花灯每人一盏

2、 锣鼓音乐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1、讲讲元宵节。

(1)引导幼儿讲述:我知道的元宵节。

(2)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2、做元宵。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 将搓圆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盘中来回滚动,直到四周全沾满米粉。

② 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圆即成。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组的大盘中,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幼儿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1)幼儿各提一盏花灯,同伴间相互欣赏,介绍自己所拿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2)幼儿在音乐声中,提灯玩耍。

4、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阿姨一起吃元宵,学习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启发幼儿想象:"我们还可以给小鱼穿上什么样花纹的衣裳呢?小乌龟身上还可以设计怎样美丽的图案?……"老师的目的是想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创造,设计出独具特色、富有个性的图案。然而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孩子的作品大多数表现得单调、缺乏创意。仔细分析原因,主要还是孩子们不会运用点、线、图形等进行组合变化。根据幼儿中出现的这种现象,我首先从线条的认识、组合变化人手,设计了《小蜘蛛织网》这一游戏性的线描画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直线、波浪线、螺旋线、弹簧线、折线等线条,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2.尝试将多个线条进行创造性地组合,变化出丰富多样的装饰图案。

3.体验线条组合变化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4.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5.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活动准备ppt课件,蜘蛛织的网范画一张。每人一张A4纸,纸中间画上一只蜘蛛,幼儿人手一支黑色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认识各种线条1.运用儿歌的形式,出示小蜘蛛。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它会是谁呢?( 师边演示边念儿歌,然后出示小蜘蛛图片)小朋友猜一猜。儿歌:"八条腿,像螃蟹,一肚子,都是丝",修修补补裁裁剪剪,不是裁缝,那是什么? (小蜘蛛〕2.师: 这是一只灵巧的小蜘蛛,它会吐丝织网呢! 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织网的。(播放视频)小蜘蛛吐出的丝就是一根根的.线条。它吐出了什么样的线条,看(出示直线)。

3.小朋友,小蜘蛛除了会吐出直线,还会吐出什么样的线条呢?

4.请小朋友把自己想到的线条画出来,然后贴在小蜘蛛旁边,一起欣赏。

5.观察ppt课件:认识线条:这是什么线条?它像什么?

认识各种线条,并以波浪线为重点,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这是什么线条?像什么?变化了大小、方向它还是波浪线吗?又像什么?

二、欣赏、学习线条组合、变化。

1.欣赏线描画:小蜘蛛的蜘蛛网。

今天,我们的小蜘蛛可高兴了。因为它是一只非常爱漂亮的小蜘蛛,它看到小朋友们画了这么多线条,可喜欢啦。它要把你们画的线条,织进它的蜘蛛网里,然后和小朋友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待会儿请小朋友在它的网里找一找,你们刚才画的线条都藏在蜘蛛网的什么地方了?

2.老师出示范画,幼儿眼睛闭起来。这么快,小蜘蛛就把网织好了,感觉怎么样?你能把你刚才画的线条找出来吗?

3.感受线条组合变化的奇妙效果。

这些线条和刚才小朋友画的线条有什么不一样呢?感觉相同吗?

原来,一根线条很单调,很普通,但是,把许多根同样的线条组合起来,变化一下,奇迹就出现了,许多的线条构成了美丽的花纹,真漂亮。

4.师指着螺旋线和直线组合的图案,提问:这里的花纹,共有几种线条组成的?分别是什么线条?

小结:幼儿尝试运用多种线条组合变化。

三、装饰蜘蛛网1. 这只爱漂亮的小蜘蛛用各种线条织出美丽的花纹装饰了她的蛛网。这件事情在蜘蛛王国传开了,大家纷纷来求这只蜘蛛帮助它们织网。小蜘蛛太累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它吗?

2.每个小朋友给蜘蛛王国的一个小蜘蛛织一张大网,我们来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给小蜘蛛织网的线条变化最丰富,最漂亮!

3.幼儿操作进行绘画,教师指导。

4.要求变化线条,不同的线条进行组合。

四、评价作品1.小朋友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师:如果你是蜘蛛王国的小蜘蛛,你最喜欢哪些蜘蛛网?为什么?它又是用哪些线条织成的?

2.我喜欢线条变化多的,织的密一点的网。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贴近生活,对幼儿进行了探索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完成了活动目标。但有的幼儿对蜘蛛感到害怕,所以没有进行实物观察。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及其排列顺序。

2.初步感知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十二年轮回的规律。

3.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

活动准备:

1.教具:十二生肖动物图片。

2.请幼儿回家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属相并记住。

活动过程

1.了解十二生肖的十二种动物,理解其含义。

(1)幼儿观察图片

(2)教师提问:① 图片上出现了哪些动物?数一数共有几种动物?

② 小朋友当中有谁是属蛇的?还有哪位小朋友有不同的属相?

③ 小朋友的属相有的是蛇,有的是马,这是为什么呢?(幼儿交流讨论)

(3)教师小结:同一年生的孩子属相是一样的,蛇年生的人都属蛇,马年生的人都属马,牛年生的人都属牛……一年有一种属相。

(4)外国人有属相吗?

教师小结:中国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属相是中国人特有的,是中国的民族文化。

2.初步发现感受十二生肖轮回的规律。

(1)引导幼儿说出其他人的属相。

师:你们还知道谁的属相呢?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属相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的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3)教师将十二生肖排列成一排,让幼儿知道循环返复的知识。

教师小结:属相是一年一种,有十二种属相就要排到十二年,不停地往后排,等十二种属相都轮完了,又要从头轮换着排。

(4)十二种属相轮流一次要多少年才能轮完?

3.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1)讲故事,帮助幼儿了解生肖排列的由来并初步熟悉排列的顺序。

(2)请个别幼儿起来给十二生肖排队,进一步熟悉排列的顺序。

《中班教案范例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