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时间:2025-11-26 08:48:10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第一课 我也愿当班干部

(一)[档案馆](2—4分钟)

第十三课 说说烦心事儿

(一)[档案馆](4—6分钟)

第十五课 班里的开心事

(一)[档案馆](2—4分钟)

心理健康课教案: 做个受欢迎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快乐的集体

一、设计说明

心理素质是培养其他素质的基础,是学生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生活在集体中,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法呢?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认为“在活动中渗透”对学生来说特别有效。为此,我设计了以《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二、活动设计

名称: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形式:游戏;适用年级:二、三年级;目的:①知道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遇到困难时应勇敢地面对。②以游戏的形式对学生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并在游戏中渗透一些处理情绪困扰的方法。

三、活动过程

⑴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游戏——对诗。

树林是( )的集体;繁星是()的集体;大海是( )的集体;学校是( )的集体;二(3)班是( )的集体。

⑵教师小结:对呀,二(3)班就是我们的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有吴高泉,有邵珊……还有朱老师。那么多人生活在一起,天天都会碰到许多事,你能自己处理好吗?

⑶进行心理测试。(用手势表达心中的情感:高兴、生气、发火)

①同学主动把铅笔借给你。

②小红的铅笔掉在地上,你帮她捡起来,她却说是你弄掉的。

③在活动课上,五年级的大哥哥抢走了你的垒球。

⑷主持人小结:集体中不可能只有快乐的事,也会有令人伤心的事。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⑸小品表演《抢球桌》。

⑹《金华晚报》小记者采访当事人的心情。

⑺主持人讲话:是啊,每个人都会碰到令人伤心的事,如果这时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话,你一拳,我一拳,就会让更多人伤心啦!

⑻介绍“五指图”,渗透处理情绪困扰的方法。

⑼再次采访小品中的当事人:你再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

⑽主持人讲话: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让自己冷静一下,坏事就可能变成好事。那样,你就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⑾班主任讲话: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勇敢地面对,不但要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别人,更要想想集体。只有开动脑子,才能想出好的处理办法,让我们的集体永远充满快乐。

⑿活动结束:(播放音乐《歌声与微笑》,让学生为能化解彼此之间不愉快的事而握手)。

四、活动延伸

在班级中设置“悄悄话信箱”,并定期举行“我来帮你”活动。

五、活动总结

⒈本活动设计以“渴求满足的心理需要原则”为出发点。

孩子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当孩子与人交往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扰情绪的烦心事,这时,孩子又会产生解决困扰的需要。本活动设计就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的,在游戏中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我们应勇敢面对,开动脑子想出良好的处理方法。

⒉本活动设计以“民主平等的心理安全原则”为贯穿线。

怎样了解学生的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可以分三步:倾诉——解释——教育。然后,学生能够真心倾诉前提就是他必须有心理安全感。因此在设计时无论从教育环境的布置,活动形式的选择,还是师生关系的处理上,都遵循了“民主平等的心理安全原则”。

⒊本活动设计遵循了“发展性的原则”。

具有发展性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一堂活动课的设计只能给学生提供有限的指导,而学生心理技能的形成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多次实践方可形成,为此,在活动结束后设计了“悄悄话信箱”和“我来帮你”活动,以此作为本次活动的延伸,让学生在反复尝试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

活动分析:

谦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交往技巧.二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一年的小学生活,对是非正误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有了一定的技巧.很多孩子会关心别人,能顾及别人的感受,在与人相处时体现出一定的谦让精神.但大多数孩子受家庭结构和年龄特点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仍比较严重,由此而产生的学生之间的不愉快,争执现象也较普遍.因此,本课的辅导活动针对学生的这一现状展开话题,使学生在游戏,表演,讨论中认识到谦让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谦让技巧.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与别人相处要学会谦让.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做到主动把方便让给别人. 3,使学生初步掌握谦让的方法.

活动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谦让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谦让的技巧. 活动准备:

1,课件.

2,两段拍摄学生学习生活的录像.

3,歌曲:《李小多分果果》

活动过程:

课前游戏:

欣赏儿歌《李小多分果果》

教师引导过度:

同学们,听明白这首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其实不但李小多是这样做的,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小朋友也是这样做的,你知道他的故事吗 (引出《孔融让梨》)

一,观看录像:孔融让梨

1,教师导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故事《孔融让梨》.请你认真看,用心想,这个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内容 播放故事《孔融让梨》.

2,讨论: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 他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哪一段内容给你印象最深

3,教师点拨:孔融能这样做,那是因为他在与哥哥弟弟相处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别的兄弟,主动把好的东西让给自己的哥哥弟弟,这种行为,我们叫做谦让.

二.了解情况:你谦让过吗

1,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在以往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你有哪些谦让行为 你看到过别人有哪些谦让行为 请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2,反馈交流.

三.观看A,B剧.

1,教师过渡语: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这种谦让行为,结果会怎样 (学生简要讨论后)事实是否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呢 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故事.

A剧:

(1)两只小羊过桥,互不相让.

(2)同桌互抢一本好本子.

B剧:

……此处隐藏18221个字……同学之间主动交往的意识,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在陌生环境中也能尽快熟悉,消除陌生感。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随机应变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交往的方法、技巧。

[活动准备]

1、20包七彩糖。

2、4 0个写有词语的卡片。

3、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七彩糖

出示课题:“七彩糖”。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①参加游戏人数必须是双数;以40人为例,分成两组。

②每人发一张写有词语的卡片,在20人的小组里迅速找到手拿能与自己的词语组成短语的人,手拉手坐下,20个词语必须都组成10个最佳短语。比一比,两个小组哪个组用时最短。

③总结:最快小组,你们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④组成短语的两个人就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即新朋友,两人手拉手坐在一起,并读出自己组成的短语(考验默契),读完后,给每一对合作伙伴(新朋友)发一包七彩糖。

⑤回答问题,分享糖果。

红:最喜欢玩的游戏橙:最高兴的事

黄:最喜欢的水果绿:最喜欢的书

青:最难过得事蓝:最喜欢的动画片

紫:最难忘的一件事

与自己的新朋友交流完一个问题后,一起品尝与问题相对应的颜色的糖果。

二、小小搬运工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①运物品。物品有:一捆重约10斤的书、3个装满水的纸杯、一个空大可乐瓶、一只空的大箱子、两张塑料凳。

②分组。一起品尝糖果的一对新朋友为一组。

③要求。把所有物品一次性运到对面10米处,再运回原地,搬运途中水不能打翻、漏出。

④总结。只要把3杯水倒进可乐瓶,再把书、可乐瓶、空杯子放进大箱子,两个人一起抬起箱子,另一只手拿塑料凳就能顺利地按要求完成任务。

通过两个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一定的交往技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学生会通过表扬自己提升自信和自尊。

3.学生能够成为一个爱自己、自信的少年。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通过表扬自己提升自信和自尊。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教师跟学生们讲述了自信和自尊是什么,然后带领学生讨论自信和自尊的重要性。

二、让学生夸夸自己

1.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解优点和长处的概念,并示范如何夸夸自己。

2.学生一起列举出可能的优点和长处, 鼓励他们告诉自己别人可能没有发现的东西。

3.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夸夸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4.学生将自己列举的优点和长处写在卡片上放到墙上,这样,整个班级都知道彼此的优点和长处。

三、教师给学生些表扬。

1.老师先夸夸自己的一个优点或长处,再向学生展示如何在不伤害其他人的情况下表扬自己。

2.老师鼓励学生夸奖别人,以增加大家的公正和正面情绪。

3.老师给学生一些表扬,并请他们说出表扬的感受和所想要改掉的缺点,以提高学生的热情和自信。

四、解决问题,回答问题

1.老师问学生自信和自尊的好处是什么,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2.老师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难以克服的自我怀疑和焦虑,并给予展示和解决方案。

五、总结

1.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忆这节课的重点和收获,然后再次鼓励学生要多夸夸自己,以提高自信和自尊。

2. 教师与学生强调了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夸夸自己,并鼓励他们去夸夸别人。六、拓展延伸

为了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夸夸自己,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拓展延伸活动来进一步巩固这个概念。

1. 制作优点小卡片

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的优点小卡片,将自己的优点写在卡片上。学生可以在学校或家里将这些卡片用夹子与相框挂起,作为自我夸奖的一种方式。

2. 组织自我夸奖比赛

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自我夸奖比赛,要求学生准备一份自我介绍,让他们在介绍过程中夸夸自己,展现自己的自信和自尊。这个比赛可以通过演讲比赛或朗诵比赛等方式来进行。

3. 建立夸奖墙

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立一个夸奖墙,让学生在上面写下他们收到的任何一种夸奖或感悟的感受。这可以成为一个鼓励学生自我肯定和互相夸奖的空间,也可以对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进行有效的强化。

4. 建立批评墙

和夸奖墙类似,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立一个批评墙,让学生在上面写下他们的.错误、不足,和如何改进,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批评和找到改进的方向,并进一步提高自信和自尊。

七、心理教育的意义

通过夸夸自己的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增强自信和自尊。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增强对自己的满足和自信,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会认识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以及关注和尊重他人的不足和需求,从而培养出积极、乐观、自主和包容的个性和心态。

具体来说,夸夸自己可以帮助学生:

1. 鼓励,增强自信

夸夸自己可以告诉自己:“我很棒,我可以做到这件事情。”这可以让学生感到珍视自己,增强自信和自尊,从而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勇敢和坚定。

2. 发现自己的潜能

夸夸自己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可能不曾注意到的优点和长处。这些被发现的可能性也许会成为以后学生发展的方向与能力,从而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意义,实现自身的价值。

3. 转变自己的心态

学生经常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负面的言论、低估、嘲笑等。而夸夸自己可以帮助学生转变自己的心态,摆脱这些负面情绪,从而拥有一种积极的、健康的、自信的内心态度。

4. 增加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

夸夸自己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还能从中培养出对他人不同的承认和尊重,增加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建立互相尊重和支持的关系。

综上所述,夸夸自己是一种简单而有益的心理教育活动。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力和能力,帮助他们坚定自信,发现自我,成为一个积极、自信、独立、善良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夸夸自己将会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自己的心态,接受自己的缺陷,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打下一个更加稳健的成长基础。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